記者/王晶   

編輯/張海妮  

11月7日,華爲面向ICT產業的年度活動——華爲全聯接大會2022在深圳和線上同時舉辦,大會以“釋放數字生產力”爲主題。

“我們相信,只有數字化轉型才能夠幫助企業在當下不確定的環境下,提高效率。”華爲輪值董事長鬍厚崑說道。他認爲,當前在中國,數字化轉型處在好的時間點上,從數字技術和人才供給來看,數字化轉型具備基礎條件。

胡厚崑介紹稱:“在聯接方面,我們有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寬帶網絡。同時,中國近幾年在雲計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超算中心的大力投資,使我國的算力網絡規模也達到了全球第二。此外,雲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中國的普及率已經大幅提升,過半的企業在使用雲服務,AI的使用率也接近50%。更重要的是人才的供給,中國每年有超過300萬理工科高校畢業生。”

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千行百業數字化的迫切需求和豐富的ICT人才儲備,正推進行業數字化進入快車道。《“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要達到10%。同時,IDC也預測,2022年~2024年,企業數字轉型投資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6.5%,到2024年底,將佔所有ICT投資的55%。

胡厚崑認爲:“數字化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不過,數字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他表示,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存在三大難點:一是場景越來越複雜,在特定場景下技術選擇難;二是技術選好後,要用好這些技術,也常常受限於技術能力和資源約束,面臨着成本高、週期長等困難;三是缺乏既懂行業生產實踐,又懂最新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爲了幫助企業應對數字化發展中的共性挑戰,他也提出了三大舉措:“讓技術不難選不難用;讓企業‘上好雲、用好雲’;讓數字人才供給源源不斷,助力千行百業釋放數字生產力。

華爲認爲,幫企業選好技術、用好技術的關鍵措施之一,是成立軍團。此前,華爲面向煤礦、港口、電力等多個行業成立了軍團組織。其中,在煤炭領域,胡厚崑進行了着重介紹,他表示,華爲要解決的目標是比較明確的——要用技術手段減少井下作業的人工數量。

“華爲對5G通用設備做了特殊的適配,滿足井下作業的防爆要求,但只有網絡還不夠,還需要把設備連進來,不過井下設備種類繁多,標準也不統一,無法連通。爲了實現煤礦井下設備的互聯互通,華爲與國家能源集團聯合了30多個夥伴,開發了礦山領域首個物聯網操作系統——基於鴻蒙的礦鴻操作系統。”

現在在煤礦領域,華爲利用5G實現遠程操控,不僅讓煤礦工人從井下走到井上,在辦公室裏就可以實現遠程採煤作業,同時還提高了整個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

在雲服務的使用方面,胡厚崑認爲,企業上雲已經是一個非常確定的趨勢,不過在當前階段,很多企業更多地是利用雲的基礎設施服務,來獲取彈性的計算資源,然而,雲已經發展出了新能力。對此,“華爲將AI、軟件開發、數據治理和數字內容生產等新技術,以及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和全球夥伴在各行各業的實踐放在雲上,讓企業隨取隨用。” 胡厚崑說道。

最後,伴隨着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數字人才需求激增的問題也出現了。據相關數據預測,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將超過2000萬人,新興技術人才及複合型人才尤爲緊缺。 

胡厚崑表示,華爲將攜手院校培養ICT人才。“華爲與教育部聯合發起的‘智能基座’項目,與全國72所高校合作,預計5年培養出300萬計算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