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大衆集團不僅展出了旗下多款純電車型,還帶來了旗下軟件公司CARIAD中國子公司最新研發的軟件應用“Neon”。

“Neon”可以通過軟件配置實現對車輛各處燈光的靈活控制,並無縫接入到車身功能控制場景中,讓座艙更具人機交互動感。相關負責人透露,這套應用最快將在明年下半年隨着大衆新款純電車型ID.AERO量產落地。

CARIAD中國子公司在今年4月成立,是CARIAD在歐洲總部之外的第一家子公司。CARIAD中國子公司CEO常青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已經成爲電動出行領域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中國消費者對新功能和新體驗的需求快速增長,成立本土研發團隊迫在眉睫。

大衆集團在全球每賣出100輛車汽車,就有38輛來自中國。但隨着智能網聯時代到來,大衆集團對其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統治能力卻正逐步下滑,在華銷量從2019年最鼎盛時期的423萬輛逐年降至330萬輛。

不僅是底特律和日本的老對手在向大衆集團發起挑戰,還有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和中國的新貴。爲確保在價值2.3萬億美元的汽車行業內依舊保持領先地位,大衆集團急切地將工作重點從內燃機轉向電動汽車。而軟件是它最不熟悉卻又是最關鍵的一環。

2020年7月,大衆集團成立軟件公司CARIAD,聚集了全球約5000名工程師和開發人員,但成效並不明顯。2021年大衆集團新能源車型ID.系列在華銷量爲7.06萬輛,未能達成8至10萬輛的既定目標。

擁有雄厚資金支持的大衆集團決定繼續加碼,今年在中國單獨成立了CARIAD分公司,由中國人擔任管理層和具備人事任免權力,並將軟件應用的開發全權交給中國團隊,形成獨立全球市場之外的軟件生態系統。

同時,它還押注了一筆在華40年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將CARIAD和國產芯片廠商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加速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這筆交易將花費24億歐元,約佔去年大衆集團總收入的1%。

常青透露,從2023年開始,中國團隊可以自主支配預算,負責在中國自主研發、應用和使用本土的供應商,並且大衆集團正在開發的全球通用VW.OS軟件操作系統由中國團隊的深度參與。

這套底層軟件操作系統是大衆集團上一任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眼中可以趕超特斯拉的關鍵一步。它連接了各個ECU硬件模塊,形成統一平臺來支撐不同領域的軟件應用,如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

CARIAD中國子公司CTO孫偉告訴界面新聞,子公司在軟件應用研發上具有高度自主權,目前已有多個項目進入研發隊列,包括手機和汽車的車機互聯繫統也在籌備之中。

但與此同時,CARIAD中國的話語權會限制在全球車型的共用平臺上,比如要改造底層的電子電氣架構硬件體系,需要國際團隊的協同開發。常青解釋,獨立開發自己產品會喪失大衆集團在全球市場的規模效應,而這是其過去幾十年引以爲豪的地方。

和錢相關的事情多數需要大衆集團總部點頭同意。CARIAD和地平線的投資項目經過了大衆集團監管會批准;明年團隊規模擴充需要和總部溝通,不過最終決定錄用哪種背景人才由中國團隊決定。

從項目進展來看,CARIAD中國正在研發的成果最快將在大衆明年下半年上市的ID.AERO上體現。據孫偉介紹,ID.AERO將搭載一套由中國團隊開發的人機交互系統,這也是第一次大衆車型的人機交互系統開發在中國。

在智能駕駛方面,CARIAD中國團隊正在支持保時捷和奧迪做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預計將在2024年隨着車型的量產推向市場。這套系統只針對售賣到中國市場的車型。

另外,和硬件有關的研發工作也正在和地平線合作之中,包括自動駕駛芯片和智能座艙硬件也均在規劃,計劃在2025年或2026年將有全新的本土研發引擎。

常青在採訪時多次強調,速度在中國市場至關重要。過去三年才做一次車型改款,現在一年要三次或者更多軟件功能迭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瞬息萬變,汽車公司必須給到及時反饋。

但大衆集團在這一點上已深受詬病。由於CARIAD軟件部門研發進程嚴重落後於計劃,已經導致奧迪、保時捷等多個子品牌的電動汽車延期發佈。

競爭對手的迅速發展倒逼大衆集團不得不提升研發效率。9月至11月,特斯拉在中國連續三個月交付量破7萬輛;今年以來,中國自主品牌憑藉新能源汽車快速趕超,市場累計份額達到47%,同比增長7.5個百分點。

“以前的國產化是先在德國上市以後,再來的中國,現在任務是和總部共同開發中國市場需要的產品,儘可能快地打入中國市場。”常青在專訪中表示,中國團隊在產品設計階段已經開始介入,反饋中國消費者需求。

爲加強本土需求響應,大衆集團和中國合資公司之間的決策機制同樣正在發生改變。

在CARIAD未進入中國之前,中國合資公司對軟件功能的定義需求經合資公司內部後,由大衆集團(中國)送往德國,經總部評估哪些方面可以調整,再反饋回來,而此時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改變。

現在CARIAD中國子公司可以直接滿足合資公司對軟件功能迭代的要求,有專屬的團隊主管,雙方共同協商推進。常青透露,CARIAD中國正在與合資公司協商,今後如何更好地合作並加快決策。

另外,本土化人才和供應商團隊是支撐加速轉型的關鍵,這也是CARIAD選擇和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而不是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原因。

一方面,地平線已經有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合作可以直接應用其經驗,加快在高級輔助駕駛方面的研發速度;另一方面,成立合資公司幫助大衆集團吸納人才,團隊背景更爲豐富多元。此前有消息傳出,原華爲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蘇箐將加入合資公司,但常青否認了這一傳聞。

孫偉介紹,目前800多名軟件工程師團隊中,有超過90%是本土研發人才。按照規劃,明年年底CARIAD中國工程師團隊將擴展到1200人,並將建立一個包括北京、上海、合肥、成都、杭州在內的全國分佈式研發網絡。

這個團隊人數並不算多,“蔚小理”三家光自動駕駛團隊成員人數就接近千人。但這個團隊要做的事情不少,光在智能座艙層面,就需要讓人機交互系統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車輛軟硬件實現功能聯動以及推出有別於其他汽車公司的創新性軟件應用。

按照常青的說法,CARIAD中國子公司要成爲合資廠,包括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大衆安徽、與奧迪的合資廠,以及集團旗下各種品牌的軟件中心。

“轉型不是一帆風順,也面臨巨大的挑戰,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常青坦言,電動智能汽車的發展引發了全球汽車行業巨大變革,大衆集團自然也不甘人後。“我們在大衆集團內部引入了‘中國速度’概念,中國CARIAD要做的是儘可能快地打入中國市場,先開發產品,再本土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