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

11月8日,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爲556.8億元,同比上升16.4%,融資規模年內首現正增長。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錶示,10月單月融資規模首現同比上升,與行業進入下行週期的初期相比,行業融資已出現修復跡象,其中信用債發行同比差距明顯縮小。當前央國企爲信用債發行主力,受政策支持影響,預期民企融資將有所突破。

實際上,近期相關部門加大支持民營房企融資的動作不斷。11月1日,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中債增進公司,召集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這也被業內視爲民企發債將成爲行業融資新發力點的一大前兆。此前,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已獲得單一主體集中度監管豁免,可支持前期已獲得增信的民營房企的持續發債需求。

“房企融資年內首次出現正增長說明了融資環境的總體改善,包括今年以來政策持續寬鬆以及近期民營房企獲得增信支持。同時,也要客觀看待融資規模首現正增長,去年同期融資規模基數低也是一大原因。整體而言,房企資金壓力仍然較大。”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融資規模同比上升明顯

11月8日,中指研究院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10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爲556.8億元,同比上升16.4%,環比下降27.0%。從融資結構來看,10月信用債規模佔比57.4%,海外債佔比0%,信託佔比4.9%,ABS融資佔比37.7%。

中指研究院分析師表示,2021年9月開始,第一批出險企業出現違約事件,對市場衝擊很大,導致投資人信心快速下降,債券發行能力大幅回落。今年以來信用債市場進入回調階段,多次受到政策大力支持,成爲各渠道中修復最快的一種融資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房企融資規模年內累計依然下滑較爲明顯。2022年1-10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7535.5億元,同比下降51.4%。

“從發行主體來看,央國企發行總額同比僅下降0.9%,在總髮行中的佔比爲87.1%,提升了14個百分點。因此信用債的修復主要依靠央國企的發行,民企依然面臨發行困境。”上述分析師表示。

民營增信發債有望擴圍

從融資利率來看,受政策端持續放寬房地產融資影響,房企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本月融資綜合平均利率爲3.48%,同比下降2.39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相關部門進一步支持民營房企融資的動作不斷。11月1日,交易商協會、房地產業協會聯合中債增進公司,召集金輝、新希望地產、德信中國等21家民營房企召開座談會,介紹中債增進公司增信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工作相關進展,並聽取各方意見建議。

此前,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已獲得單一主體集中度監管豁免,可支持前期已獲得增信的民營房企的持續發債需求。包括龍湖、美的、新城、碧桂園、旭輝集團、卓越集團等企業正推進第二輪增信發行項目,金輝、新希望、雅居樂等民營房企項目也在積極準備中。

在劉水看來,支持民營房企發債範圍擴大,有利於暢通民營房企融資渠道。

不過,未來房企資金層面仍面臨較大壓力成爲業內共識。據統計,截至2022年10月31日,房企待償債券餘額共計30075.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債券合計9552.8億元,其中信用債餘額6339.5億元,海外債餘額3213.3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