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大閒人”史玉柱踏上了“征途”,以圖破局。

近期,圍繞史玉柱及巨人網絡(002558.SZ)的消息是,打磨兩年的《原始征途》公測被叫停,史玉柱親自下場出任產品經理。

《征途》能否挽救巨人網絡,尚是一個未知數。讓退休多年、60歲的史玉柱重出江湖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巨人網絡陷入業績泥潭。

繼2021年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雙降,今年前三季度,巨人網絡實現的淨利潤爲7.76億元,同比再度下降11.28%。這一淨利潤水平比2016年同期還要低。

史玉柱曾野心勃勃。2016年,巨人網絡作價131億元借殼世紀遊輪登陸A股市場後不久,就拋出了高達300億元的重組計劃。歷時近6年,百般施策均告敗。此外,巨人網絡還涉及金融,也以爆雷結束。

二級市場上,截至目前,巨人網絡的股價較歷史頂點跌去了約90%。而其股東仍然在不間斷減持。

只剩下16歲的《征途》了,依靠大單品,史玉柱還能翻身嗎?

淨利退回借殼上市前

巨人網絡已經不能稱爲“巨人”了。

根據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巨人網絡實現營業收入15.7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42億元增加0.31億元,增幅爲1.97%。對應的淨利潤爲7.7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74億元相比,減少0.98億元,同比下降11.28%。

從單個季度看,今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5.80億元、4.83億元、5.09億元,同比增長2.39%、3.09%、0.45%。對應的淨利潤爲2.71億元、2.28億元、2.7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5.42%、10%、7.96%。

無論整體還是單季,營業收入均同比小幅增長,而淨利潤同比明顯下降。

這樣的業績,於巨人網絡自身而言,是什麼樣的水平?不及借殼之前。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淨利潤爲7.97億元。

2016年,巨人網絡借殼世紀遊輪登陸A股市場,交易作價約131億元。當時,約定的業績承諾爲,2016—2018年,巨人網絡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0億元、12億元、15億元,三年累計不低於37億元。

最終,巨人網絡累計完成的扣非淨利潤爲38.34億元,順利兌現了業績承諾。

不過,從具體年度經營業績看,巨人網絡表現並不出色。2016年至2018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3.24億元、29.07億元、37.80億元,同比增長17.60%、25.10%、30.03%,但同期淨利潤爲10.69億元、12.90億元、10.78億元,同比變動338.15%、20.71%、-16.44%。

由於巨人網絡未具體披露借殼主體經營業績與上市公司披露的業績差異原因,市場曾質疑巨人網絡操縱報表、轉移成本費用。這源於2018年的淨利潤下滑。

業績承諾期滿後,巨人網絡的業績也開始變臉。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5.71億元、22.17億元、21.24億元,同比下降31.96%、13.77%、4.20%,連續三年下降。同期,公司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爲8.20億元、10.29億元、9.95億元,同比變動-23.94%、25.48%、-3.35%,出現明顯波動。

今年前三季度,雖然營業收入基本上穩住了,但淨利潤仍然在下降。

根據今年半年報,巨人網絡的營業收入99.41%來自於遊戲業務,遊戲業務中最主要的兩條產品線爲“征途”系列和“球球大作戰”。

備受關注的是“征途”系列,其累計爲巨人網絡貢獻了超過200億元收入。至於“球球大作戰”經營狀況,巨人網絡未具體披露。據此判斷,巨人網絡對“征途”系列高度依賴。

運作敗退市值蒸發超1100億

巨人網絡的現狀是史玉柱絕不願看到的。曾經,史玉柱給巨人網絡制定了宏偉計劃——成爲遊戲領域真正的巨人。

2016年6月,借殼上市完成剛剛3個月,巨人網絡就拋出了重大資產收購計劃,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巨人香港與鼎暉、弘毅、雲鋒等13家機構組建財團並共同增資Alpha,以Alpha爲主體收購Playtika,交易金額爲4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00多億元。其中,巨人香港出資100萬美元,約佔總出資額0.02%。

按史玉柱的構想,Alpha從凱撒娛樂手中購入Playtika只是第一步,至關重要的是第二步——將Playtika裝入上市公司巨人網絡。這是一筆以100萬美元撬動44億美元的交易。

第一步很快實現了,但第二步,卡殼了。爲此,史玉柱窮盡一切辦法,從最早作價300多億置入巨人網絡,到合作機構退出,巨人網絡聯合史玉柱繼續收購部分股權,再到後來史玉柱贈股給巨人網絡,只希望並表。這些,都未能“打動”監管部門,Playtika裝入巨人網絡的計劃流產。

或許是無奈,或許是灰心,史玉柱選擇了放棄。今年6月29日,巨人網絡披露,美東時間6月27日,參股子公司上海巨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巨堃網絡”)將所持Playtika25.73%股權出售給Joffre,交易總額爲22.28億美元(含稅),以現金方式分期支付。巨堃網絡的股權結構爲巨人網絡、巨人投資分別持股49%、51%。

耗時6年收購告敗,史玉柱是不甘心的,他退而求其次。去年10月,巨人網絡宣告收購淘米集團72.81%股權,淘米集團主要業務包括線上遊戲、影視動畫和品牌授權,其打造了三個國產超級IP:摩爾莊園、賽爾號和小花仙。遺憾的是,這次交易也以失敗慘淡收場。

2006年,巨人網絡曾經因爲“征途”一炮走紅,成爲遊戲界的“巨人”,但如今,公司早已被騰訊等超越。

爲了降低高度依賴“征途”風險,巨人網絡也投入了不少資金進行研發。2016年至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合計爲41.61億元,加上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4.63億元,合計爲46.24億元。結果,巨人網絡並未開發出強勢產品。除了“征途”系列外,出現在財報中的就只有“星球大戰”,而“星球大戰”對業績的貢獻也有限。

今年6月,巨人網絡聯席總經理吳萌辭職,放棄了464.76萬元的年薪。吳萌以直言、敢言著稱,他曾在內部溝通會直言“投入的百億研發資金打了水漂”。

如今,早已退休的“大閒人”史玉柱重新出山,站到了產品一線。他能力挽狂瀾嗎?

二級市場上,巨人網絡的股價從77元/股(前復權)左右跌至今年10月11日的7.24元/股,累計下跌了約90%。近期,股價略有回升,11月8日收報8.06元/股,仍然是谷底。對應的市值,借殼上市之時,最高曾達1298.78億元,11月8日爲161.60億元,蒸發了超1100億元。

曾經的股東堅持不懈減持。今年11月1日,巨人網絡披露,股東鼎暉孚遠及其一致行動人孚燁投資擬在未來半年內減持不超2%股權。20天前,公司披露,其已經通過減持套現了約3.15億元。

視覺中國

責編:Z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