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8日,美國中期選舉如期舉行,選舉結果正逐漸揭曉。驢象競爭,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分析認爲,共和黨有望獲得衆議院多數席位,參議院選舉結果仍存在懸念,美國似乎正走向一個政府分裂的新時代。

“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美國選民對中期選舉的投票,將爲拜登和民主黨掌管白宮和國會兩院的表現打分。

這次的投票結果關係重大,選民將決定,要把未來兩年託付給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以帶領國家應對持續高漲的通貨膨脹、迫在眉睫的經濟衰退,以及日益嚴重的社會分化。

據美聯社統計,截至北京時間11月9日16時20分,民主黨在參議院獲得48個席位,共和黨也獲得48個席位。在衆議院,共和黨已獲得198個席位,民主黨獲得168個席位。

圖片來源:美聯社報道截圖

“今年的中期選舉,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美國《紐約時報》寫道,在參議院,最有可能決定控制權的競爭仍然異常激烈。而衆議院也有類似的情況,雖然共和黨人顯然更有希望贏得衆議院,但幾十場競選仍是勝負難料。該報對這場選舉的結果提出了4種可能性:

可能性一:共和黨獲勝

由於幾場關鍵的參議院選舉和幾十場衆議院選舉看起來勢均力敵,即使是一些隨機的突破,也可能給共和黨帶來一種大勝的感覺:控制參議院和在衆議院席位大幅增加。

可能性二:民主黨感覺到勝利

民主黨即使無法繼續把持衆議院,但並沒有讓共和黨奪走太多的席位,這對民主黨來說仍然是的一個好消息,甚至讓民主黨感覺這仍然是一場勝利。

可能性三:共和黨取得壓倒性勝利

如果民調低估了共和黨在中期選舉的表現,那麼共和黨可能會以壓倒性的優勢迎來一股“紅色浪潮”。隨着共和黨人在民調中穩步上升,他們很可能取得更大的領先優勢。

可能性四:民主黨人的驚喜

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可能是:民主黨守住了參衆兩院,但這個可能性非常小。不過,可能性也不是零。與之前的選舉不同,民主黨在足夠多的競選中仍保持着競爭力,足以拿下衆議院的控制權。民主黨不僅在參議院的角逐中保持了競爭力,而且還有進一步變得更理想的空間。

“美國正走向一個政府分裂的新時代”

《華爾街日報》評價稱,美國似乎正走向一個政府分裂的新時代。中期選舉的競選活動揭示了選民對40年來最高通脹率、經濟不確定性、墮胎機會和犯罪問題的嚴重不滿。

最新出口民調顯示,通脹是選民在選舉投票中考慮的最大問題。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將通貨膨脹列爲影響他們投票的主要問題,27%的選民將墮胎列爲首要問題。

民調發現,將通脹列爲首要問題和將墮胎列爲首要問題的人之間存在着明顯的黨派分歧。在支持共和黨衆議院候選人的選民中,將近一半的人說通脹是他們關心的首要問題,而在支持民主黨衆議院候選人的選民中,大約44%的人列出的是墮胎問題。

另一方面,有報道指出,這場選舉的勝負不一定很快就能見分曉。如果競爭確實如民調預測的那般激烈,以及敗選者挑戰計票結果的話,最終結果可能要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纔會敲定。

在競選期間,一些州的共和黨候選人便不斷重複特朗普輸掉總統選舉後就一直高喊的“選舉欺詐”論。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30多個州提起的一系列選前訴訟,也普遍引發人們對選舉的質疑。

英國《觀察家報》網站日前發表文章評論說,“美國民主面臨危險時刻”。最近多項調查都表明,約半數美國人認爲將會發生內戰。

中方: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於8日如期舉行,選舉結果正在逐漸揭曉,請問中方對選情有何評論?中方對於中期選舉後的中美關係有何看法?

趙立堅:美國中期選舉是美國的內政,選舉結果由美國選民投票決定。中方不做評論。

至於中美關係,中方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認爲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找到中美新時代正確相處之道,推動兩國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原標題:《分裂與懸念,誰會是美國中期選舉的贏家?》《趙立堅: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找到中美新時代正確相處之道》

編輯:趙曉倩

責編:宋方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