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最兇險的戰鬥:“華人首富”擊落“幣圈馬斯克”,企業家戰勝了交易員

來源:華爾街見聞  卜淑情

表面上看,分道揚鑣是因爲雙方業務產生了直接競爭,究其根本,雙方對於幣圈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文化上存在巨大分歧,這也是雙方走向正面對抗的根本原因。

持續了三天的幣圈“驚天一戰”終於落幕,“華人首富”趙長鵬(CZ)精準擊落“幣圈馬斯克”SBF,將FTX加密貨幣交易所收入囊中,而SBF近160億的身家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而早在三年前,CZ和SBF還是親密無間的盟友,Binance還曾對FTX進行過戰略投資,幫助FTX在短短兩年內估值從1億美元飆漲至180億美元。

從起初的勾肩搭背到後來的針鋒相對,兩位大佬的關係如何一步步惡化成眼下的局面?

表面上看,分道揚鑣是因爲雙方業務產生了直接競爭,究其根本,雙方對於幣圈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文化上存在巨大分歧,這也是雙方走向正面對抗的根本原因。

業務高度重合,競爭無可避免

2021年7月,CZ宣佈Binance已從FTX的股權投資中完全退出,正式向外界宣佈雙方分手。而在分手前,雙方之間的關係早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對於產生變化的原因,加密貨幣網站Web3World早在8月撰寫的《FTX與Binance戰爭升級,從勾肩搭背到針鋒相對》一文中就指出,是雙方業務早已高度重合,並直接產生競爭。

2019第二季度,FTX以衍生品交易平臺定位成立;2019第三季度,Binance合約上線,此後先後上了正反永續/交割合約、期權等業務。FTX(前身是Alameda)是做美元OTC起家,FTX一直是最大的離岸美元和港幣OTC入金通道之一。

2019年10月Binance也推出OTC業務,雖然覆蓋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但其主要業務仍爲人民幣與離岸美元OTC入金。

2019年8月,FTX率先推出槓桿Token,此後幾個月Binance也推出槓桿Token。

2020年4月,Binance宣佈4億美元收購加密貨幣數據網站CoinMarketCap;同年8月FTX宣佈1.5億美金現金收購加密資產管理工具Blockfolio。

2020年9月,Binance宣佈推出BSC公鏈,此後一年多BNB(Binance發行的代幣)最高上漲超過30倍。

2021年1月,FTX及其盟友以私募價數十倍的價格,從Solana大部分SAFT投資者、員工、服務商、社區以及基金會手裏,場外完成收購了總量近八成的SOLToken,坐莊了公鏈Solana,在此後一年SOL繼續上漲了最高120多倍。

美國交易員vs.華人工程師

該文章進一步指出:Binance與FTX的摩擦一方面來自於雙方對現貨、衍生品等核心業務的市場佔有率的衝突;另一方面則來自2020年DeFi Summer爆發以來,雙方對生態佈局的競爭;但更高的維度則來源於二者戰略與文化的競爭。

Trader出身的基因決定了SBF帶有強烈的靠交易打開局面的風格,風險偏好程度極高。有評論認爲,FTX更像一個大號的3AC,常年高槓杆運行資金,會做出風險極高的戰略選擇。

而華人工程師出身的CZ則深諳人性,同樣的風險偏好程度極高,Binance卻敢於以不合規與賭場方式進行競爭與擴張,而不是加槓桿。這也是大多數中國加密項目方的經營邏輯。

在文化上,SBF是典型的學霸+親民的雙重人設,可以說具有高精尖且不作惡的完美人設,是數字貨幣美國夢的代表人物。

比如面對SOL與FTT(FTX原生代幣FTT)初期持續的私募拋壓與焦灼行情,SBF以近乎賭博梭哈的心態選擇將籌碼全部收回,並且始終保持高控盤度,最終形成了獨立於大盤且長期穩定上漲的走勢,所有投資人全部賺錢的情況下,將價格做得更高。

正是因爲做到了所有早期投資人全部賺錢,這也讓SBF標榜的‘利他’人設至今屹立不倒。

CZ則是典型企業家+極客的雙重人設,具有敢想敢幹且精明過人的華裔膽魄,是從加密世界崛起的超級新貴富豪。

比如BNB發行初期,Binance對早期私募籌碼進行了漫長的洗盤,BNB一度破發。許多早期投資人與用戶被洗下車,Binance甚至還與紅衫資本等部分早期投資人鬧出糾紛,回收部分早期投資者的籌碼。

後來Binance又修改白皮書,BNB銷燬從二級市場回購改成團隊回購。後來BNB市值進入前十,但早期的Binance與CZ一直留下缺乏契約精神的過於精明印象。

中心化 vs.去中心化

對於加密貨幣的未來,CZ與SBF之間也存在對立看法。

SBF希望通過與華爾街、監管機構等打成一片來使加密世界合法化,使加密世界向中心化世界臣服。比如,他在10月推出的《數字資產行業標準草案》中提出廣泛KYC(Know Your Customer)、基於現實資產的穩定幣等觀點,都是中心化世界的主張。

而CZ一直嚮往的是去中心化、自由至上的加密世界。他在10月撰寫的《趙長鵬親筆:2022 再談中心化 vs.去中心化》再次表明態度:

去中心化不是二元的,也不是一維的。去中心化有多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是一個漸變比例,而不是簡單的黑白。

同樣重要的是要記住,去中心化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標本身。目標是自由、安全和易用。

驚天一戰”始末

11月2日,一份關於SBF上的加密交易巨頭Alameda Research的報告被泄露,暗指Alamada將陷入破產危機,FTT將陷入流動性危機,SBF坐不住了,出來高調澄清運營一切正常。

CZ隨即發文稱擔心Luna“死亡漩渦”重演,將拋售賬面上所有FTT。CZ推文發出後,FTT價格迅速從24美元附近下跌至21美元附近。

緊接着,Alameda又跳出來說只要Binance賣,他們就以當天的市價22美元/枚買入。推文發出後,FTT價格回升至22美元。

Binance和FTX之間的戰爭正式打響,而投資者受次消息刺激紛紛出逃,短短一天內有近10億美元的資產從FTX和Alameda的相關錢包地址流出。

SBF一邊發推文安撫市場和用戶,一邊投入資金捍衛FTT,但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

之後,CZ和FTX雙方的口水戰又打了幾個回合,投資者恐慌情緒持續升溫,FTT一路跌至15美元附近。

直到11月8日晚,SBF率先發推宣佈,FTX就與Binance的一項戰略性交易達成一致,CZ此後也在推特確認了該消息。投資者聞風歸來,FTT反彈升破20美元、BNB升破370美元。

這場戰爭最終以CZ大獲全勝、FTX賣身而告終。CZ表示,他也不打算使事件進一步升溫,並建議其他人也把注意力放回其業務和社區上。

但這場戰爭帶來的幣圈危機卻沒有畫上句號。

FTX經此一役元氣大傷,資金缺口快速升至50-60億美元,與此同時,Binance收購FTX的交易又因反壟斷監管因素出現變數,市場情緒急轉直下,FTT跌至個位數,比特幣、以太幣等無一不受影響,砸穿了橫盤數日的價格。

在截至發稿的過去24小時,FTT重挫接近75%,以太坊下跌超過19%,比特幣跌幅也超過10%,BNB則下挫超過9%。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