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鏈”重量級企業歌爾股份(002241)丟掉了蘋果耳機訂單。

11月9日,歌爾股份以跌停開盤,全天未打開跌停,市值蒸發了79億元。

歌爾股份丟失蘋果訂單的傳聞在8日開始流傳。8日晚間,歌爾股份發佈風險提示公告證實了丟單傳聞。

歌爾股份稱,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目前與該客戶的其他產品項目合作仍在正常開展。同時,歌爾股份預計,本次業務變動預計影響2022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33億元,約佔該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2%。該事項對該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仍在評估中。

但是很顯然,投資者認爲歌爾股份將失去更多。截至收盤,歌爾股份的跌停板上,仍有近300萬手的封單。

“良率”困擾

正如外界傳聞所言,澎湃新聞記者也瞭解到,歌爾之所以被暫停訂單是代工的AirPods Pro 2良率不達標,而歌爾代工其他蘋果產品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雙方合作還在正常開展。

所謂良率,就是達標產品的佔比要達到一定標準,良率越高對廠商和代工廠都有利;反之良率越低,不合格品太多對廠商和代工廠都是很大的損失。

一般新品導入期,蘋果都會派遣自家工程師前往代工廠指導生產,如果有環節出現問題,蘋果和工廠方都是聯合推演尋找原因,通過量產過程中不斷爬坡,把良率維持一個較高水平。

蘋果與各大代工廠都簽約要求保證良率,歌爾股份也與蘋果簽署類似合約,但最終這款產品未能保證良率,最終被蘋果暫停訂單。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每年1月份蘋果會針對舊產品(已經上市銷售的)重新分配訂單,新產品一般會在6月份確定代工廠。原則上說,如果歌爾最終良率提升符合標準,依然有可能重新接到蘋果訂單。

外界普遍認爲,立訊精密將成爲這波調整的受益者。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也證實,爲填補生產缺口,AirPods第一供應商立訊精密已擴產並取得所有AirPods Pro2訂單,成爲AirPods Pro 2獨家組裝廠商。

但按照蘋果供應商管理慣例,每款產品都希望有2-3家供應商,不會讓一家全部代工。這需要看歌爾接下來與蘋果之間的溝通。

一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歌爾方面與蘋果還在緊密溝通,畢竟雙方合作這麼久,如果良率達標再次接到訂單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良率問題怎麼說呢,各家多多少少都有點問題。”

減少蘋果依賴,歌爾能做些什麼

依託於蘋果供應鏈,成就了富士康、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一系列知名的公司,與富士康和立訊精密還在全心服務蘋果不同,歌爾似乎想減少對蘋果的依賴,變成一家更加獨立的智能硬件公司。

“歌爾本身也持有很多專利,除了蘋果外,也跟Meta等衆多公司均保持合作。一方面做OEM毛利比較低,另外一方面如果嚴重依賴一家客戶也不利於公司長期穩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11月9日,歌爾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短期挑戰不改公司中長期在虛擬現實等主要賽道的顯著競爭優勢和良好發展前景。公司上下正全力以赴推進各項目生產經營,增持承諾也會合規履行。

回顧歌爾與蘋果的合作,2010年,歌爾與蘋果建立合作關係,進入其全球核心聲學供應鏈體系,之後相繼在多個產品領域成爲其主流供貨商,2018年,歌爾股份開始爲蘋果供應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耳機,相應的營收歸入歌爾的“智能聲學整機業務”中。

隨着在耳機、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領域的持續發力,智能聲學整機業務(TWS智能無線耳機、有線/無線耳機、智能音箱等)、智能硬件業務(主要產品包括VR 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產品、智能可穿戴產品、智能家用電子遊戲機及配件產品、智能家居產品等)和精密零組件成爲歌爾的三大主營業務。營收規模也從2018年的237.51億元增至2021年的782.21億元。

智能聲學業務毛利率低也從歌爾的財報中反映出來。從歌爾的2021年報來看,毛利率最高的是精密零組件,整機產品利潤率相對較低。而以果鏈產品爲代表的智能聲學整機產品毛利率最低,僅有10.3%,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減少4.5%。

此外,歌爾可能也看淡TWS耳機的市場。隨着近兩年TWS耳機市場增速的放緩,蘋果的AirPods產品在諸多品牌衝擊下,份額逐年減少,歌爾股份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的營收佔比逐漸下滑,歌爾的支柱業務已從智能聲學變爲智能硬件業務。

根據歌爾股份2020-2022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智能硬件業務佔總營收的比重已經由2020年的30.6%增長至2022年前三季的58.7%,而智能聲學整機佔總營收的比重由2020年的46.2%降至26.8%。

歌爾現在的重點是智能硬件業務,尤其對VR設備抱有很高的期待,也投入了重兵。歌爾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爲34.91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主要是持續加大的對虛擬現實及聲學、光學等領域的研發投入。

公開信息顯示,歌爾股份是Meta和Pico等廠商VR核心代工商,其佔VR代工市場七成份額。

元宇宙時代的大幕已經轟然拉開,VR被認爲是元宇宙時代首先爆發的終端設備,2021年VR出貨量超過1000萬臺的規模。2022年,Meta、索尼、Pico等VR頭部玩家陸續推出VR頭顯新品且市場熱度很高。此外,蘋果預計於2023年初發布的MR眼鏡,有望推動各手機廠商和互聯網廠商作爲新玩家進入行業。以歌爾股份爲代表的終端設備提供商有望迎來重要的發展機會。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