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邱利 陳鋒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隨着A股市場持續調整,入主上市公司成本降低,殼資源買賣再次活躍,90後也開始嶄露頭角。其中,一名95後女海歸斥資1.96億元收購A股上市公司國立科技驚豔市場,那麼年僅27歲的褚一凡,資金來源於哪裏呢?市場很快質疑聲一片,而其父母曾涉6億元鉅額造假案也重回視野。

11月11日,深交所向國立科技下發關注函,對於此次“易主”是否規避要約收購,以及新任95後“女掌門”褚一凡的資金來源等問題進行了追問。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電話聯繫了國立科技,併發送採訪函郵件,國立科技董祕辦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不便置評。

上市公司易主95後女海歸

職業投資人程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立科技的創始人和副總經理都是中國澳門籍,而且副總經理擔任此職務的時候只有31歲,現在實控人又變更爲95後女生。實際上,20多歲的年齡,按其以往的工作經驗,未必能夠達到駕馭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條件。

具體來看,停牌數日的國立科技11月9日晚間披露了“易主”方案,新東家是一位95後女海歸。公告顯示,本次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託完成後,泉爲綠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600.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因此,入主上市公司的泉爲綠能將成爲國立科技的控股股東,褚一凡也將晉升爲公司實際控制人,掌舵A股上市公司。

公告一出,引發股價巨震。11月10日,國立科技上演“地天板”,開盤1分鐘跌近10個點,隨後快速拉昇上漲至14%,振幅高達24%。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轉讓價格爲停牌時的12.26元,股份轉讓價款合計1.96億元。而截至11月10日收盤,國立科技漲5.87%,最新市值20.8億元,這意味着受讓方一天浮盈近1100萬元。11月11日,公司股價報收於12.82元,跌1.23%。

新任“女掌門”背景成焦點

國立科技新任“女掌門”的身世背景成了市場關注焦點,履歷顯示,褚一凡生於1995年,是一名95後,中國澳門籍,研究生學歷,曾經留學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曾擔任過財經記者,還在雅博股份擔任過董事長助理,此外先後出任多家公司高管。

那麼年僅27歲的褚一凡,資金來源於哪裏呢?此次褚一凡收購國立科技耗資1.96億元,公告顯示,資金全部來自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自有或自籌資金,不存在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上市公司的情況。

除了泉爲綠能,褚一凡還實際控制5家公司,其中4家公司處於閒業狀態,經營收入連年爲零,唯一盈利的核心公司是黃山樸蔓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農業和文旅,褚一凡擔任董事長一職,不過公司利潤也僅有千萬元,該公司最新淨資產爲7725萬元,今年以來前9個月營收爲2848萬元,淨利潤爲1152萬元。

而她最新入主的國立科技,是一家主營改性塑料的上市公司,業績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今年纔有所起色,前三季度淨利潤扭虧爲正,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10.02億元,同比減少31.95%;淨利潤爲1.46億元,同比增長354.53%。

父母曾捲入跨境財務造假案

值得一提的是,褚一凡的母親褚衍玲,是另一家上市公司雅博股份的副總經理,而其父親陸永,曾是該公司的實控人。雅博股份是由陸永和褚衍玲夫妻共同創立的,主營業務有金屬圍欄系統、分佈式光伏發電服務商,一度備受基金和機構青睞。

不過好景不長,雅博股份借殼上市後打造“空中樓閣”,在2018年捲入一場跨境財務造假案,褚一凡的父母均涉其中,陸永作爲主要責任人,被證監會處以終身“市場禁入”的處罰。2019年9月,陸永因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5萬元。

據證監會披露,雅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通過虛構境外工程項目、虛構國內及出口建築材料貿易、僞造工程合同和銷售回款等方式,虛增營收合計約5.8億元,虛增利潤約2.6億元。財務造假風波後,雅百特股價斷崖式下跌,跌幅一度高達90%,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90後實控人在A股嶄露頭角

實控人變更爲90後實屬少見,當前A股市場90後實控人僅有幾十個,女生數量更是相對較少,且學歷普遍較高,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學經歷。

擔起實控人重任的90後羣體中,包括明陽智能90後董事長張瑞,亞輝龍91後董事長鬍鵾輝,信邦製藥93後董事長安吉,中一科技97後董事長汪立,派斯林90後董事長吳錦華,川環科技90後董事長文琦超,以及喬治白90後董事長池也。

其中,最年輕的實控人當屬23歲的金垚瑩,她通過斥資6.23億元收購的方式成爲大千生態實控人。

而掌舵公司市值最大是90後張瑞,擔任明陽智能董事,與父母張傳衛、吳玲同爲公司實控人,公司最新市值超600億元,去年總營收超271億元,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位居第15位。

總體來看,“後浪們”收購上市公司,主要依靠背後家族的佔絕大多數,這些家族企業經過長年積累,通過收購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拓寬家族商業版圖,並安排子女來掌舵公司。

財經評論員張雪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於近期90後實控人在A股嶄露頭角的現象來看,年輕人的短板主要在於不夠“穩”,人生經歷不夠豐富,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會存在諸多不穩定性;年輕人的優勢則是在於會更加有激情,有活力,可能會爲上市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如果有人生經歷較爲豐富的“後浪”,那麼其“穩”的屬性會更加多一點,同時,綜合型人才,本就是通過實踐一步一步鍛煉出來的。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