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 圍繞“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協商議政 汪洋主持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全國政協11日在京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二十大對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部署,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高度認識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大意義,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以文化爲引領,處理好國家屬性和地方特色的關係,穩中求進、久久爲功,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展現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10位政協委員和特邀代表在全國政協機關和山東、寧夏3個會場以及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發言,100多位委員在委員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大家認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黃河文化底蘊深厚、文化遺產資源富集,具有建設國家文化公園的良好條件。同時黃河文化涉及地域廣、歷史跨度長、表現形態多,需要在探索中進一步完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定位,克服文化資源系統性保護不夠、研究闡釋不足、項目建設同質化等矛盾問題。

委員們建議,在制定發展規劃中要合理界定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邊界範圍和空間佈局,明確重大文物和文化資源的內涵和標準。要強化跨部門、跨地域統籌,增強政策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同時鼓勵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園區,實現高質量建設、差異化發展。要加大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力度,全面摸清黃河文化遺產資源底數,做好重大歷史文化遺產的搶救、發掘、保護和展示,打通考古發掘、研究闡釋、展示傳播全鏈條,切實讓文物“活”起來。要創新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加強黃河“幾”字形國家旅遊風景道建設,培育文化區域遊、古城古鎮古村遊、紅色黃河遊等品牌,讓人民羣衆在領略山河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要加大對重大文化項目的投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立多元化長效資金保障機制。要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構建人民羣衆耳熟能詳的黃河文化話語體系,推出一批以黃河爲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藉助現代數字技術等打造“智慧文化公園”,不斷擴大黃河文化的社會認知度和國際影響力。

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陳曉光、李斌、劉新成出席會議。政協委員曹忠良、郭衛民、孫周勇、王震中、王愛琴、馬宗保、達扎·尕讓託布旦拉西降措、李維君、王光謙和特邀代表祁述裕作了發言。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負責人蔘與協商交流。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