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本報南京11月14日訊(記者薛海燕)9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對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江蘇省聚焦穩增長促發展,打好資源要素保障“組合拳”的經驗做法,入列其中。

重大項目建設是工業經濟“壓艙石”。近年來,江蘇省自然資源廳不斷完善重大項目要素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創新要素保障政策措施,建立了一個平臺、一套機制、一批制度、一個專班“四個一”的省重大項目保障機制,搭建省重大項目用地全程服務監管系統。爲了做好用地計劃,江蘇省建立了要素跟着項目走、新增跟着盤活走、分配跟着效率走的管理模式,並出臺12條政策措施精準保障重大項目用地用海需求,加快推進重大投資項目落地投產。

北沿江高鐵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之沿江通道的骨幹線路、沿海及京滬輔助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首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項目。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建工作專班,爲該項目開闢綠色通道,靠前服務、前置審查,提前完成項目先行用地組卷材料準備工作。

截至目前,2022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清單227個實施項目中,223個已完成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保障率達98.24%,實現應保盡保。全省首批48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項目9月底前圓滿完成要素保障。

作爲全國最早開展節約集約示範省建設的省份之一,江蘇省開展多層次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考覈創建,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多措並舉優化產業用地空間佈局。無錫市新吳區爲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提高新上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在該區聞泰智能製造產業園推行“園區+社區+地下空間”綜合節地模式,通過共建共享服務配套設施,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南京市江寧區積極探索工業增容技改、工改高層廠房、連片改造及轉型升級四種存量再開發模式,今年9月一次性推出132幅、1.16萬畝存量地塊招商,展現了盤活存量用地的力度與成效。

爲了讓“沉睡”的資源動起來,江蘇省積極落實“增存掛鉤”機制,建設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治理系統,使全省存量用地供應比例穩定在六成以上,土地開發利用履約比例、土地利用巡查率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同時,爲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江蘇省還統一開展礦產壓覆、地質災害評估、環評等區域綜合評價,變“企業付費”爲“政府買單”,實行“帶條件”掛牌,優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項目。通過並聯許可事項,實現成交即發證,交地即開工,審批流程提速2/3,從簽訂出讓合同到發放施工許可,由100天提速至30天,項目立項到開工由180天提速至60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