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313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

日前,廣東潮州饒平縣一男子稱駕駛特斯拉準備停車時,車輛突然失控高速狂奔2公里,接連撞上兩輛摩托車和兩輛自行車,造成2死3傷的嚴重後果。

事故發生後,雙方各執一詞。特斯拉潮州事故車主親屬認爲,是特斯拉“剎車失靈”才導致了本次事故,而特斯拉則向記者回應,是駕駛員全程沒有踩下剎車的動作。

就此,7名律師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如果特斯拉沒有或無法鑑定“剎車失靈”,車主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北京市浩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玲表示,如果被認定駕駛員全責,駕駛員可能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假如車輛質量被鑑定出現問題,則車企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11月14日,車主、特斯拉方面均向記者表示,警方在尋求第三方鑑定機構的鑑定。記者致電潮州饒平公安局、潮州饒平報警中心值班室,對方表示此事由公安部門中隊處理。記者致電中隊,電話未能接通。

如果車輛質量故障導致車禍 

企應擔責並召回

如果暫時不考慮第三方機構能否進行鑑定、特斯拉此次事件中是否出現了“剎車失靈”等問題,假如駕駛員因爲車輛原因導致交通事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

北京市國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立新向記者表示,如果確認車輛原因導致的交通事故,那麼汽車廠商應該承擔全責,除非由廠商證明司機確有過錯,司機才應承當相應責任。

朱立新補充稱,目前剎車失靈的鑑定是屬於技術問題,假設確實某品牌鑑定車輛質量出現問題,不僅該有關事故的責任應由廠商全部負責,廠商還需要依法召回該批次存在安全隱患的全部車輛。“這方面法律有明確規定,目前最關鍵的就是技術鑑定的結果”。

曾經擔任過河南安陽特斯拉車禍代理律師的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貞表示,如果因車輛剎車失靈導致的問題,也即是屬於車輛構造、設計上的問題。對於受害者而言,可以向駕駛員、車輛所有人、車輛所參保的保險公司、要求承擔“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的侵權責任。對於駕駛員、車主而言,可向車輛的經銷商、生產廠家要求其承擔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賠償責任。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葛磊表示,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條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是因爲特斯拉公司生產的轎車剎車質量問題,引發本次事故,應當由特斯拉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受害人可以向汽車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要求銷售者進行賠償。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賴芃向記者表示,假設這確實是特斯拉剎車失靈導致的問題,根據《民法典》第1175條規定,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同時,《民法典》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有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那麼生產者承擔最終的侵權責任。

具體到本案,假設這確實是特斯拉剎車失靈導致的問題,被侵權人及其法定家屬可以直接向司機主張侵權賠償責任,司機承擔賠償義務後可向生產者、銷售者追償。

張曉玲表示,如果最終鑑定爲機動車爲剎車失靈,車輛自身缺陷(包括技術)造成,機動車駕駛員在承擔責任後可向廠商追償,如果駕駛員因此負刑事責任,廠商也應承擔駕駛員的損失賠償。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爲,由於車輛所有人對其所有的車輛具有保障其安全行駛的義務,如果車輛所有人沒有發現、未能及時排除故障或者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故障的,如無法踩下剎車,無法啓動汽車等情況,造成交通事故的,該故障車輛的所有人應當承擔責任。另外,如果因爲駕駛人員的操作問題導致的車輛失控,從而造成了交通事故,駕駛人亦應承擔責任。

如果是駕駛人無法預料到的產品缺陷,由此造成交通事故的,屬於產品質量問題,那麼受害人向車輛所有人請求賠償後,由車主墊付,後期向車廠商追償,如廠家拒絕,則可以通過訴訟手段。

特斯拉方面與車主家屬方面都各執一詞,但是對於事故責任的認定應當依據事實和證據。目前階段應尋求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鑑定,公平、合理、合法地對事故的責任進行認定。

保險公司可承擔部分民事賠償

需要注意的是,假設事故原因包括“剎車失靈”,補償未必需要都由司機來承擔。張建平向記者補充稱,如果是車主因爲特斯拉剎車失靈導致事故,可以看看這輛車是否買了交強險、商業險和第三者責任險,民事賠償部分可以由保險公司來出。

葛磊也表示,是否是車輛質量原因導致事故的發生需要通過鑑定來最終確定,車主是否承擔責任需要看車主的駕車行爲與最終發生的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如果經過經鑑定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車主需要根據相應的責任比例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他指出,如果車主購買了保險,如第三者責任險,車主可以在保險賠付的限額內,要求保險公司對被害人的損失進行賠付。

“目前剎車失靈不能說是法律空白,因爲這在法律上屬於‘事故原因’,如果能夠被鑑定事故原因是車輛原因,與司機個人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定責肯定不一致”,張建平表示。

賴芃還表示,類似本案,實際上存在兩重法律關係,其一爲交通事故侵權責任;其二是產品責任。無論是交通事故侵權責任還是產品責任,我國《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均作出相應的規定。所以,建議被侵權人及其家屬等應依法理性維權,遵循法律途徑維權。

如果特斯拉沒有“剎車失靈” 

車主需承擔刑事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則向記者回應,是駕駛員全程沒有踩下剎車的動作。如果特斯拉沒有出現“剎車失靈”,車主需要承擔責任嗎 ?

朱立新向記者表示,如果無法認定或者排除車輛質量問題,假設這起事故是由司機錯把油門當剎車的情形,那麼全部責任應當由肇事司機負責。

陳貞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陳貞指出,若難以判定車輛本身存在問題,造成人員傷亡的,車主不僅面臨民事責任,還會面臨刑事責任。根據視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歸責原則應爲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即是說在行人無過錯的情況下,車主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剎車是否失靈需要進行鑑定。若對剎車失靈的問題無法查清,還是會按照現有的法律,以剎車未失靈進行追責。”陳貞表示,如果在剎車失靈未查清的情況下,而開創先河,減輕駕駛員責任,可能會造成後來者效仿,因此鑑定結果尤爲重要。

廣東法制盛邦律所資深律師張建平也表示,如果這個交警事故認定書認定車主負有全部責任,或者是說主要責任,因爲他畢竟造成了兩人死亡,他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還有刑事責任,就是交通肇事罪。

張曉玲在觀看視頻後向記者表示,從視頻、司機親屬公開發言,無論司機是處於躲避、逼停等原由造成了事故,此次交通事故中的死亡、受傷的受害者沒有出現過錯,因此駕駛員應該承擔全責。就本案而言,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駕駛員要承擔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包括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付建認爲,根據視頻顯示,本案中均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那麼特斯拉車主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當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時,由特斯拉車主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果有證據證明行人有過錯的,可以依照過錯程度適當減輕。

“綜合考慮,法院按照最高七年來判決的概率不大,根據此前的經驗,三年至四年的概率比較大”,付建表示,假設車輛沒有質量問題,司機沒有醉駕、逃逸等情況,致兩人死亡一般判刑不會超過五年。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