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第三年,“科創板3D打印第一股”鉑力特(688333.SH)拋出一則定增預案,擬募資總額不超過31.09億元進行擴產。

不過,這則定增預案等來的確是上交所的一紙問詢函。鉑力特擬將上述募資中的25億投入其主營的金屬增材製造業務(即3D打印),對此,問詢函指出,鉑力特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產品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偏低,此次擴產是否有必要性及合理性。因此次募資總額已超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鉑力特本次融資規模的合理性也遭問詢。

若上述定增按計劃施行,疊加IPO所募6.6億元,上市至今,鉑力特從二級市場募資總額近38億元,基本投向其主營業務或補充流動資金。

屢屢標榜自身的科技創新實力的鉑力特,不停募資擴產的同時,給股民的分紅回報又有多少?其募集資金運作於哪些行業和項目?又獲得了怎樣的收益?

上市三年,鉑力特此次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1.09億元,算是一個大動作。截至今年6月底,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爲24.22億元。單次募資額已超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相當於再造一個鉑力特。

其中,鉑力特擬使用不超過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爲此,上交所最新下發的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及規模合理性;說明本次融資規模高於公司總資產規模的合理性、項目投產後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關鍵財務指標的影響。

2021年至今業績虧損的鉑力特,其負債規模確實在增長迅速。2019年末公司上市,資產負債率爲27.26%,2020和2021年末分別爲30.8%和38.92%。到了今年三季度末,該數字升至48.36%,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餘額1.25億元,需償還的流動負債合計10.33億元。

不過,在募資不停的同時,公司通過分紅等措施給市場投資者的回報卻非常有限,且公司今年三季報業績處於虧損狀態,爲此有投資者質疑公司在不斷“圈錢”。

在股東分紅方面,2019年、2020年,鉑力特分別分紅748萬元、868萬元。

與之相對,鉑力特對“自己人”毫不吝嗇。2021年,公司對92人的高管團隊進行了股權激勵,爲此上市公司在2021年報告期內計提股份支付費用1.72億元並造成業績首虧,公司高管團隊收穫頗豐。

另外,據鉑力特8月30日發佈公告,公司2022年半年度實施了10轉增4的送轉。

一位陝西私募基金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鉑力特股權激勵、轉增、定增一系列動作都是在提升再融資盤子,根本上還是利好大股東利益。

鉑力特脫胎於知名高校西北工業大學,於2019年7月登陸A股。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金屬3D打印設備、金屬3D打印定製化產品、金屬3D打印原材料。

通過IPO鉑力特募資6.6億元,將實際募資5.99億元全部用於金屬增材製造智能工廠項目建設。2021年7月,公司擬向金屬增材製造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投資不超過20億,資金來源爲企業自籌,項目建設週期約36個月。

如此鉅額的主營業務投入又給鉑力特帶來了什麼?

上市僅一年後,公司的主業便開始虧損。2019年至2020年,鉑力特實現了營收、歸母淨利潤連續增長。不過,去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均“增收不增利”,主業共計虧損0.75億元。

主業不僅虧損,盈利能力在走低,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也偏低。

問詢函顯示,2021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金屬3D打印定製化產品及技術服務業務收入佔比超過50%,但毛利率從60.69%下降至49.36%;金屬3D打印原材料業務報告期毛利率從28.28%增長至36.18%,但2022年上半年銷售量僅9.02噸,產銷率8.74%

上交所問詢函指出,公司報告期內3D打印定製化產品產用率逐年下降;2022年1-6月3D打印定製化產品產能利用率偏低;報告期內3D打印原材料產能利用率爲86.00%、92.26%、86.97%和86.02%,產銷率均低於20%

通過此次募資擴產,鉑力特要新增3D打印金屬增材製造定製化產品打印機時160.38萬小時、金屬增材製造粉末產能800.00噸,而報告期末公司3D打印原材料產能僅爲120.00噸。

問詢函要求鉑力特說明在部分產品產能利用率下降、產銷率較低、已自籌開展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的情況下進行本次募投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並結合市場空間等因素說明新增產能是否能夠充分消化以及是否屬於重複投資。

鉑力特的應收賬款和存貨指標也在惡化。

2021年末,鉑力特應收賬款2.82億元,到2022年三季度末上升至4.58億元。

鉑力特2019年末存貨1.06億元,到2020年和2021年末分別爲1.95億元和3.91億元,今年三季度末其存貨已上升至5.58億元。

在今年三季度營業收入規模基本與去年持平的前提之下,鉑力特存貨指標大幅上升,其風險不容忽視。

今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較大導致估值中樞整體下移,無數“大牛股”震盪走低。但卻並未妨礙鉑力特股價高公司股價甚至在8月中旬走出174.29元/股高點,接近該股歷史新高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上市以來,鉑力特籌碼集中度不斷提升,股東總戶數越來越少,大股東持股比例已佔總股本的一半還多。這也意味着,大股東的任何動作都能直接影響該股走勢。

上市時鉑力特股東共有1.32億戶,到2019年年底有7931萬戶。而今年三季報顯示,鉑力特股東戶數減少至4485萬戶,較上市時減少六成;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共計佔公司上市總股本的54.67%。

前述私募基金負責人認爲,在近期大盤波動較大的同時,小盤股股價堅挺的原因,不排除是在大股東影響甚至控制二級市場股價,根本目的還是提高再融資盤子。

一位券商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從籌碼集中度和走勢來看,有長線資金在鉑力特里面。”此舉是否構成坐莊行爲則取決於——股東控制股價的行爲是以業績和價值爲導向的,還是單純以股價牟利訴求爲導向的。

此外,在近期鉑力特股價高企的同時,還有知名牛散在攪弄風雲。據統計,在9月以來的14筆買入交易中,葛衛東的席位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共買入了中天科技(600522.SH)、科大訊飛(002230.SZ)、鉑力特等在內的5只股,合計耗資約1.32億元。

一家山西本地券商高層接受界面新聞採訪表示,鉑力特的主要業務是軍工上游金屬增材的製造,近兩年我國軍費連年增長,上游軍工航天持續資金投入,導致下游需求旺盛,四季度做爲業績傳統的兌現期,目前看公司業績仍有增長空間。這導致市場資金追捧該股,同時公司股東比較集中,市場籌碼惜售,股價在今年拉昇明顯。但另一方面它的存貨和固定資產大幅增加,後期業績能否超預期兌現,恐怕在明年也面臨隱憂。

此外,該券商高層稱,在該股股價連續上漲,漲幅過大,估值過高的前提下,公司高管已經開始有所減持,因此該股目前技術上面臨前期高點的壓力,短線有調整的需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