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局勢複雜,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半導體供應鏈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日本近兩年在半導體領域動作頻頻,一方面謀求擴大國內芯片產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穩定,另一方面試圖再次做大做強半導體產業。

11月11日,豐田、索尼、日本電氣、鎧俠、三菱日聯銀行等8家企業共同出資73億日元成立了一家名爲Rapidus的高端半導體公司。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宣佈公司成立消息,並表示政府將向該公司提供700億日元補貼,以資助其芯片開發及生產。

未來Rapidus將與IBM等歐美公司展開合作,匯聚各方力量,從共同研發入手,重點開發未來經濟社會不可或缺、能夠瞬間處理大量數據的高端半導體,目標是5年後即2027年量產2納米以下製程的半導體,將用於超級計算機、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

據專家介紹,2納米以下尖端半導體目前在世界上尚未量產。臺積電與三星公司量產的最先進工藝半導體目前是5納米,2納米工藝半導體需要全新技術,製造難度更高,是業界爭搶的制高點之一。

就在西村康稔宣佈Rapidus成立的當天,日本經濟產業省還宣佈,年內將設立新的研究開發基地,名爲技術研究組合最尖端半導體技術中心(LSTC),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理化研究所、東京大學等機構都將共同參與,新成立的Rapidus也將參與其中。Rapidus董事長東哲郎兼任LSTC理事長。

媒體稱,Rapidus和LSTC將是日本下一代半導體戰略的兩大支柱。實際上,日本政府去年6月在最新版半導體戰略中明確提出,將致力於推動高端半導體研發、吸引製造商在日本國內建立生產基地。

今年4月以來,爲了擴大日本國內的半導體產能,日本政府已投入6000多億日元用於各種補助,僅支援臺積電與索尼公司合資在熊本縣建設新廠的補貼就高達4760億日元。此外,鎧俠與美國西部數據公司在三重縣新建合資工廠獲得政府929億日元援助,美國美光科技在廣島縣新建生產設施也獲得465億日元補助。

在研發方面,爲吸引臺積電在日本筑波市建立研發中心,日本政府今年6月決定拿出190億日元補貼,支持臺積電與日本國內約20家機構共同進行尖端半導體研發。

日本政府11月初批准的本財年補充預算案將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列爲緊迫課題,爲資助高端半導體研發及生產一共計劃投入1.3萬億日元。

業內人士指出,日本雖然在存儲器、圖像傳感器等半導體領域市場佔有率較高,但高性能計算半導體發展相對滯後。臺積電與索尼建設的熊本新廠主要生產300毫米晶圓,將製造12納米至28納米級芯片。

專家分析認爲,由於日本在尖端半導體技術開發方面起步較晚,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而半導體產業拼的就是投資,國家和企業能支撐到什麼程度,取決於經濟實力和經濟形勢。尖端半導體最終實現批量生產需要上萬億日元的投資。東哲郎期待日本政府今後能在資金方面給予長期支援。

西部數據負責人表示,在確保生產能力後,如何確保需求成爲非常重要的課題。半導體產品升級與最終產品市場需求互爲一體,共存共榮。日本即使在國內建立起半導體生產基地,如果沒有足夠的最終產品需求,生產基地也很難維持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