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新能源景氣度持續,索通發展(603612.SH)繼續追鋰。

11月14日晚間,索通發展發佈公告稱,擬投17.31億元建設年產34萬噸預焙陽極和30萬噸煅後焦項目,實施主體爲公司控股子公司創新炭材料。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索通發展於今年5月踏足鋰業,其表示,將通過進入鋰電負極行業,構建“預焙陽極+鋰電負極”的碳材料產業,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與此同時,索通發展公佈,將引進國資東方資產對創新炭材料現金增資4.7億元,增資後其持有創新炭材料25.67%股權。

引國資入股子公司,索通發展稱,主要是爲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據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索通發展總負債達108.9億元,較上年末增60.1%。

擬投17.31億加碼新能源

爲滿足國內和國外市場需求,索通發展擴產轉型新能源邁出加速度。

近日,索通發展發佈公告稱,計劃由創新炭材料作爲實施主體,在山東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34萬噸預焙陽極和30萬噸煅後焦項目,總投資額約爲17.31億元。

對於此次投資,索通發展表示,該投資項目是在行業發展新趨勢下,落實公司“C+戰略:雙驅兩翼,低碳智造”的重要舉措,新項目建成後,創新炭材料將擁有94萬噸/年預焙陽極產能及30萬噸/年煅燒焦產能,成爲全球單體最大的預焙陽極生產基地,有利於進一步發揮規模優勢,提高產品競爭力。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索通發展於今年5月剛踏足鋰業。據半年報顯示,索通發展擬通過收購欣源股份94.98%的股份與在嘉峪關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來進入鋰電負極行業。

對於此,索通發展曾表示,將通過進入鋰電負極行業,進而構建以風光儲氫一體化的綠色能源供應爲基礎的“預焙陽極+鋰電負極”碳材料產業,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在持續推進擴產的同時,索通發展產銷量持續走高,新建產能穩步釋放。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索通發展預焙陽極產量132.33萬噸,同比增長36.68%;銷售預焙陽極126.55萬噸,同比增長31.17%。在建產能方面,索通雲900kt/a炭材料項目(二期300kt/a)基本建成,籌建項目隴西索通30萬噸鋁用炭材料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引國資入股子公司優化資本結構

產能逐漸釋放,索通發展業績也持續向好。

資料顯示,索通發展成立於2003年8月27日,於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專業從事鋁用預焙陽極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上市首年,索通發展業績實現突破。但好景不長,2018—2019年,受行業週期性下行影響,索通發展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2019年淨利潤跌破億元,僅爲8645萬元。

此後,受行業景氣度提升,新能源持續深入,索通發展業績也持續走高。

據choice數據,2020—2021年,索通發展分別實現營收58.51億元、94.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84%、61.65%;實現淨利潤2.14億元、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7.64%、189.64%。

今年以來,索通發展加碼轉型新能源,打造新增長點,業績持續倍增。據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索通發展實現營收137.1億元,同比增長107.47%;實現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9.65億元、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68%、103.97%。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業績走高的同時,索通發展總資產和總負債也持續走高,資產負債率也連續攀升。

截至三季報期末,索通發展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爲177.9億元、108.9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46.5%、60.1%。據choice數據,2020—2022年前三季度,索通發展資產負債率分別爲48.43%、55.80%、61.25%,持續增長。

基於此,爲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索通發展擬引國資注入子公司。

11月14日,索通發展發佈公告稱,將引進國資東方資產對創新炭材料增資,此次增資,將以現金方式增資4.7億元,增資後東方資產持有創新炭材料25.67%股權,增資款項用於創新炭材料償還負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