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3945億元,同比下降8.8%;商品房銷售額10.88萬億元,同比下降26.1%;10月份國房景氣指數降至94.70。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與民生息息相關。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下行,一些前期盲目擴張的房企資金鍊比較緊張,部分地方出現房屋交付困難的問題。

不過付凌暉稱,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積極推進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交樓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效果逐步顯現。

數據探底仍在進行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3945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資86520億元,下降8.3%。從2021年1-10月以來的情況看,這一降幅處於近一年以來的最低點。

從資金情況來看,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5480億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定金及預收款41041億元,下降33.8%;國內貸款14786億元,下降26.6%;個人按揭貸款20150億元,下降24.5%;利用外資62億元,下降13.5%;自籌資金44856億元,下降14.8%。

此外,房企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以及竣工面積均同比下降,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75934萬平方米,下降38.5%。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888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28278萬平方米,下降5.9%;住宅竣工面積33771萬平方米,下降18.5%。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11月15日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短期來看,近期支持房企融資的多項舉措落地,針對優質房企的預售資金監管政策亦在調整落位,預計多個政策疊加將改善房企資金壓力、提振企業信心,在“保交樓”要求下,年底房地產投資或有改善,但全年下降幅度或仍較大。

“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積極變化”

今年前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商品房銷售額108832億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2%。

商品房庫存方面,10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47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0%。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6.6%。

此外,1-10月份,全國土地購置面積74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0%;土地成交價款7432億元,同比下降46.9%。

陳文靜表示,據中指監測,重點50城周度成交面積同比降幅仍在10%以上,預計隨着樓市利好政策的持續落地,供需兩端政策優化疊加防疫政策改善,將帶動市場預期進一步提升,尤其是更多核心城市政策優化後,或將帶動當地購房需求釋放,年底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業內將11月14日地產股的大漲行情與上週五發布的利好政策聯繫起來。11月11日,一份落款爲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的《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16條措施(以下簡稱“央行16條”)。

“央行16條”主要包括: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穩定建築企業信貸投放、支持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保持債券融資基本穩定、保持信託等資管產品融資穩定、支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提供“保交樓”專項借款、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融資支持、做好房地產項目併購金融支持、積極探索市場化支持方式、鼓勵依法自主協商延期還本付息、切實保護延期貸款的個人徵信權益、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過渡期安排、階段性優化房地產項目併購融資政策、優化租房租賃信貸服務、拓寬租房租賃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11月14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地產股集體大漲是‘央行16條’支持房地產政策的利好反應。”

“這是‘央行16條’支持房地產政策的利好反應,此項文件較爲罕見,之前大多是金融管理部門的表態,利好措施的力度不大,而此次是兩部委發佈正式的紅頭文件,全面系統地對房地產融資作出規定,是過去一年多樓市降溫以來政策最爲明確的一次。”楊紅旭表示。

“總的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積極變化,但是下行態勢還在持續,下階段還是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積極推進購租並舉,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付凌暉在11月15日的發佈會表示。

記者|包晶晶 編輯|魏文藝 陳夢妤 何小桃 杜恆峯

校對|段煉

封面圖源:攝圖網-401947398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