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訊精密“重金”留人:“果鏈巨頭”去蘋果化大勢所趨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閆曉寒 盧曉 北京報道

對於果鏈企業來說,深度綁定蘋果迷人又危險。蘋果的大規模訂單給了供應商快速成長的機會,而在與蘋果的綁定逐步加深後,有可能被“拋棄”的風險也讓果鏈企業如履薄冰。

在市場剛傳出立訊精密可能接手歌爾股份丟失的蘋果耳機訂單消息後,其拋出的史上最大規模激勵計劃引發市場熱議。11月13日,立訊精密發佈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宣佈擬向3759名激勵對象授予1.72億份股票期權,約佔公司總股本2.42%。這是立訊精密自2010年上市以來,實施過的激勵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不論是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從富士康“打工妹”成爲百億富豪,還是企業本身從一家小公司成爲市值超過2400億元的果鏈龍頭,故事都頗爲精彩。但作爲“果鏈三巨頭”中依賴蘋果最嚴重的廠商,立訊精密的多元化佈局何時見效也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截至11月15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漲7.66%至34.17元,較今年以來51.15元的最高點下跌33%。

加大留人力度

立訊精密此次激勵計劃的激勵對象爲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含子公司及參股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幹。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爲每份30.35元,較公司上一個交易日即11月11日31.43元的收盤價略低3.4%。

東亞前海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若立訊精密此次授權日在2022年12月,則公司預計股份支付費用總計16.6億元,將於2022年到2027年分6期攤銷,對其淨利潤影響較小。

“用股權作爲激勵會比真金白銀的花錢更加節省企業的成本,這些年科技類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股權激勵,而不是使用現金激勵推動自身業務的發展,這也是當前整個市場發展的特殊性導致的必然結果。”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表示。

如同前幾次激勵計劃設置的考覈指標一樣,立訊精密此次的激勵計劃並未提到利潤表現,而是仍以未來5年的營收增長作爲考覈指標。

公告顯示,立訊精密此次考覈指標爲,公司在2023年營收不低於2300億元,此後每年在上一年的最低基礎上增加300億元收入;到2027年,其收入不低於3500億元。以其在2021年1539.5億元的營收爲參考,立訊精密要達到上述目標,需要在兩年內不低於49%、六年內不低於127%的營收增長。

作爲參照,今年前三季度其145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同比增速近八成;而在過去五年間,其營收同比增速均在47%以上。

過去幾年,立訊精密通過不斷切入果鏈,業績獲得快速增長。2021年其營收較6年前已經翻了超過十倍。不過,近幾年不論是外部環境還是蘋果產業鏈都在不斷髮生變化。

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代工企業都面臨比較大的壓力,整體利潤增速會放緩,或增收不增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強行設置利潤目標,反而不合適。“若立訊精密保持現在的發展速度,其仍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但如果到時候蘋果出現大規模的訂單波動和調整,對於立訊精密的影響就會更明顯。”

需要提及的是,立訊精密此次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草案的時間點,恰好在市場傳出立訊精密有望接手歌爾股份失去的蘋果AirPods Pro2訂單,併成爲AirPods Pro2的獨家組裝廠商的當口。雖然立訊精密對媒體稱不便對此事件作出評論,但其確實在這一節點加大了留人力度。

實際上,立訊精密獲得蘋果AirPods新訂單並非無跡可尋。今年2月份,立訊精密宣佈鉅額定增135億元擴產六個項目。東方財富證券在研報中判斷,在上述擴產項目中,其智能可穿戴設備產品生產線建設及技術升級等三個項目主要是爲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組裝擴產。

立訊精密高層也在今年10月底的投資者交流會議上表示,對於產品結構的調整,其並沒有感受到變化,一切都在按計劃推進。“因爲當市場感知到一些變化的時候,從客戶的角度來說應該在數年前已經做好了相關的規劃,對於深度參與其工作的企業來說,這不會是一種變化,而是計劃中的工作。”

“蘋果把訂單給到哪些企業,肯定會提前告訴企業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企業能否接納得了,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包括蘋果撤離訂單也一樣。從歐菲光、歌爾股份能夠看到,基本上蘋果都是比較早就已經通知,讓這些公司至少有一定的準備時間和空間。”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爲。

11月14日及15日,記者多次在工作時間撥打立訊精密董祕辦電話,並就未來5年營收增長主要靠哪些業務拉動等問題向其發送郵件,截至發稿,電話仍無人接聽,郵件暫未獲得回覆。

仍高度綁定蘋果

儘管立訊精密被認爲是蘋果產業鏈發生變動的受益方,但其在二級市場並未引起投資者的積極回應。市場傳出立訊精密可能接手AirPods Pro2訂單的第二天,即11月9日,立訊精密股價僅微漲0.22%,11月10日,其股價下跌5.14%。

這背後,同爲果鏈龍頭的立訊精密高度依賴蘋果的現狀引發外界對其隱藏風險的擔憂。

在立訊精密的2021年年報中,蘋果作爲第一大客戶,銷售額佔比超過74%。而同期藍思科技、歌爾股份對蘋果的銷售額佔比分別爲66.49%、42.49%。

2004年,曾經的富士康“打工妹”王來春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時,主要生產連接線、連接器等,創辦初期她的東家富士康爲立訊精密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利潤。 2011年,立訊精密通過收購首次進入蘋果產業鏈,成爲iPad連接線供應商。2017年,立訊精密獲得AirPods整機代工資格,隨後成爲AirPods最大的代工廠商。

目前,立訊精密是蘋果手機三大組裝廠商之一。2020年,立訊精密通過收購崑山緯新拓展組裝業務,同時成爲蘋果的第三大手機組裝企業。蘋果手機組裝廠商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別爲富士康和和碩科技,根據東方財富證券研報,2021年的iPhone 13相關產品訂單中,立訊精密從和碩手中搶過了次高端iPhone13 Pro 機型二供的地位,份額佔比約爲40%。

2021年,立訊精密最大業務消費性電子佔據其超過87%的營收,這其中又有大部分產品是爲大客戶蘋果供貨。據記者瞭解,立訊精密既爲蘋果提供智能手機、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的整機組裝產品,也供應顯示結構模組、SIP封測產品、Mini LED模組產品等。

成爲蘋果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優勢顯而易見,大量的訂單、高額的利潤、各方面實力的增強,資本市場的高估值等等。

但現在已經不再是“得蘋果者得天下”的時代,蘋果在產業鏈上擁有絕對控制權,其壓低代工價格讓供應商從蘋果獲得的利益越來越少,蘋果產業鏈上的OEM企業都在苦哈哈地賺辛苦錢:2022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淨利率爲5.22%,立訊精密僅爲4.95%,也有不少企業都在近兩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近幾年,不論是立訊精密還是歌爾股份、富士康等衆多果鏈企業,都集體加速多元化佈局。爲了降低對蘋果的依賴,立訊精密重點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今年上半年其斥資100億元收購奇瑞控股約19.9%的股權,佈局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不過,其汽車這一新興業務對營收的貢獻不到3%。

在10月底的投資者交流會上,立訊精密表示,對於汽車業務,至少未來5年,公司有部分產品正在潛伏期,有部分產品正要爆發,還有部分產品在不斷的成長。按照公司目前在汽車產業投入和佈局的狀況來看,預計對公司貢獻的拉動效果可以看到2035年。

不管是歐菲光被“踢”出果鏈,還是歌爾股份部分產品與蘋果中止合作,都在告誡果鏈企業,沒有誰會永遠做蘋果的親密戰友。廠商拓展新業務,進行多元化佈局的故事遠比只爲某一兩家大客戶做代工廠商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