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牧歌

來源/螺旋實驗室(ID:spiral_lab)

從PC互聯網時代一直到現在,還活躍在臺前的企業家並不多,周鴻禕算得上咖位較高的一位。在剛剛結束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禕又多次在媒體面前侃侃而談,和張朝陽一道成爲了本屆互聯網大會出鏡率最高的企業家。

人前高談闊論,人後也有喜訊傳來,據港交所文件顯示,周鴻禕旗下的360數科已在港交所提交聆訊後資料集,即將開啓赴港上市IPO,聯席保薦人爲花旗和中金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12月,360數科就已經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那時的名字還叫做360金融。360數科旗下現有360借條、360小微貸、360分期等產品,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已累計爲133家金融機構和2560萬用戶撮合了人民幣貸款1.1275萬億元。

目前360數科的總市值約爲23億美元,僅次於平安集團的陸金所,是國內第二大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周鴻禕及其家族在360數科股本總額中擁有約14.3%權益,同時擁有75%的投票權。

財務數據搶眼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360數科多項業務數據都位居業內前列,其中註冊用戶已經突破2億人次,同比增長11.9%。

截至2022年6月30日,360數科已累計爲2560萬名借款人撮合貸款約1.1275萬億元,累計獲批准信貸額度的用戶達到4130萬名,撮合的消費在貸餘額達1311億元。

從利潤規模和利潤率來看,360數科是一家非常能賺錢的公司,2019年至2021年,其淨利潤分別爲25億元、34.9億元、57.6億元。今年第三季度,360數科營收爲41.441億元,淨利潤9.884億元,利潤率高達23.8%。

360數科旗下的產品中,最爲大衆所熟知的莫過於360借條,其遍佈移動網絡的廣告視頻讓不少人都對其印象深刻,但也因此遭受過不少非議。

2020年,一則360借條的廣告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視頻中一位身材矮小且衣着襤褸的中老年男子提着一掛豬肉對一位穿着空姐制服的美女說:我一定會努力,讓你過上好日子。這位美女卻表示只在意這位男子有沒有 360 借條額度。

隨後在美女的介紹和“幫助”下,男子申請下來了15萬元的借條額度,見到男子的額度後,美女才滿意地和男子一同離開。

這則廣告被不少網友痛批,有人評價道“女性職業、物質要求、貧富差距、年齡鴻溝、城鄉雙軌、身材樣貌,一條廣告把這麼多種歧視全展現出來了。”

隨後360借條官方出面致歉,並表示已經第一時間將廣告片下線。

在低俗視頻事件發酵之後,360數科雖然還在依靠信息流廣告獲客,但投放的視頻選題已經明顯收斂了很多,而且在逐漸傾向於面向小微企業的借款服務。

根據360數科的招股書顯示,小微企業借款也是其目前的重要業務,截止到今年6月30日,360數科擁有30萬名小微企業借款人,平均單筆貸款金額爲23245元,名義年利率13.9%,實際年利率爲22.6%。

不過或許是對於現如今的獲客效率不太滿意,360數科在招股書中也提到,此次港股上市募集到的資金將用於追加研發投入、擴大獲客規模等。

面臨多重不確定性

累計撮合貸款超1萬億元,360數科拿出的回港上市成績單足夠驚豔,不過在輝煌的數據背後,關於360數科旗下產品的投訴也一直居高不下。

在知名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搜索“360借條”,相關結果近2.9萬條,其中大多投訴都集中在利率過高,催收手段不當等方面。

在近期的一則投訴中,借款人寫道“本人因疫情原因債務現在暫時沒有償還貸款的能力,360對我暴力催收,而且對我上門恐嚇,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希望能夠停止對我暴力催收,還我一個安靜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這樣的投訴甚至還曾激化成社會治安事件,今年1月,一位用戶因與360借條平臺存在借款糾紛,持刀闖入360的成都辦公室,並將一名工作人員劃傷。

此外作爲360數科面向C端的拳頭產品,360借條雖然頂着360的頭銜,但似乎並沒有繼承到“安全衛士”的基因,其產品更是多次在“安全”上摔過跟頭。

2020年4月,360借條的客戶數據被曝以3分錢一條的價格在網絡上售賣;2021年7月,360借條又因爲違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被暫時下架。

除了業務合規問題,由於外界環境的變化,360數科的不良率在近兩年也有抬頭的趨勢,2019年時,360數科的30天+逾期率爲2.8%,到了今年上半年,已經上升至4.3%。

不過360數科最值得關注的不確定性,還是監管的靴子尚未落地,2020年11月,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曾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如今兩年的時間過去,有關網絡小貸管理辦法的正式意見稿一直未下發。

網絡小貸最終將如何定性和管理,外界很難預測,不過從360數科的動向來看,其似乎也想賭一把監管走向,今年1月,360數科旗下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將註冊資本金由10億元增至50億元,而此次增資距離360小貸上一次增資不足半年。

紅衣教主的騰挪術

360數科最早脫胎於360集團旗下的360金服,作爲內部孵化的業務,360金服很幸運地踩上了互聯網金融的風口,於2016年拆分獨立爲360金融,後在2020年更名爲360數科。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360金融發展速度極快,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便成功上市,成立前三年的業務規模幾乎與微衆銀行持平。

而在2020年4月,監管層就約談了14家從事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平臺。要求不鼓勵以“科技”名義的金融公司上市。這也使得後來的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都沒能登陸資本市場,360金融成爲了爲數不多喫到上市紅利的互金公司。

而360金融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快,也離不開其周鴻禕式的進攻打法,早年其每個月在頭條上買流量推廣的費用都超過5000萬,在一衆做金融的互聯網巨頭中也堪稱是大手筆。

不過如今的360數科,雖然繼承了360金融的業務屬性,且仍舊頂着“360”的金字招牌,但從股權結構上來看,其與360數字安全集團並無關係,是兩家各自獨立開展業務的企業。而後者,則是周鴻禕常常掛在嘴邊要保衛網絡安全的360公司。

這樣的股權結構劃分在業內其實並不常見,以同樣開展金融業務的京東科技爲例,其前身爲京東數科,雖然在資產、人員、財務、機構、業務上都是獨立於京東集團的,但京東集團仍然通過間接持股,擁有京東數科36.8%的股份。

而在更名爲京東科技之後,則直接成爲了京東集團旗下的業務子集團。

而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可能還是來自於周鴻禕的個人考量,從盈利能力來看,360公司遠不及360數科,而且還有可能繼續不賺錢,根據360近期公佈的財報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19.64億元,第三季度更是單季虧損了15.66億元,

因爲財報數據持續不理想,360還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要求說明360核心業務及競爭力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是否存在繼續下降風險。

不過儘管不賺錢,但360公司依然是周鴻禕的主戰場,而且還需要繼續保持業務的“純潔性”,否則周鴻禕口中的“中國數字經濟安全衛士”便無從談起,這不僅是關乎着360在業內十多年的品牌聲譽,也代表着周鴻禕在互聯網江湖的排名座次。

至於掙錢的事,那就全部交給另外一個不相干的公司去做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