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時報·e公司

新能源浪潮帶動下,國產汽車芯片蓬勃發展,行業標準制定、認證等正在逐步完善。在2022汽車芯片技術創新與應用論壇上,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祕書長鄒廣才表示,當前國產汽車芯片尚且處於“春秋”早期時代,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但大部分汽車芯片產品僅獲得初步車軌級認證,建議企業佈局發揮各自產品特色和技術優勢,避免陷入低端產品的無序競爭。同時,汽車芯片國行標準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會陸續得到落地、研製和應用。

汽車芯片集成化

通常而言,車規級芯片要對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要求高,從設計到流片技術壁壘高,而且傳統芯片、汽車電子和整車已經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合作格局,短期替代的難度是比較大的。而新能源汽車爲國產汽車芯片提供了新賽道。僅從整車的芯片數量來看,傳統車型需要850到1050顆,新能源車型需要920到1180顆。

不過,新能源汽車並非意味着芯片使用量的絕對增加。鄒廣才介紹,隨着未來車的架構和功能在發生變化,新增功能會增加部分芯片數量,而汽車從分佈式架構到預控制的集中架構變化,也會導致部分芯片數量減少。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汽車功能的高度集成,一顆主要芯片把外圍配合芯片的功能集成到一個新的芯片裏面,也會導致一些簡單功能芯片的數量減少。”鄒廣才表示。

分類來看,在典型的新能源汽車中,功率、控制、電源、通信、驅動和模擬芯片用量比較多,智能網聯的發展也對增加對計算、安全、無線通信、存儲芯片和傳感器的需求;另一方面,隨着域控制器的發展,低端的MCU會被集成到SoC裏面,另外,部分功能單一的芯片也可能會被集成到SoC或SBC芯片中。

據聯盟統計,國內目前大概有110家到130家企業開發和生產汽車芯片,公開宣傳顯示, 50%企業實現了量產應用,超過70%的企業供應種類不多於10種。另外,有50多家芯片上市公司宣稱有車規級產品或者量產應用。

“總體來講我們國家的汽車芯片行業還處在春秋的早期,應該說進入到這個行業的企業很多,但是各家的產品類型、數量比較少。”鄒廣才指出,國內大部分的車規級產品僅是初步通過了認證,上車的道路還很長,未來幾年汽車芯片產品一定會批量上市,建議企業在產品佈局上要體現自己的產品特色和技術優勢,避免陷入低端產品的無序競爭。

行業系統標準逐步完善

各類型汽車芯片進展來看,功率半導體與國際差距相對較小,未來3到5年內有望實現大規模替代;相比,驅動、模擬芯片的種類比較多,但市場上國內的產品比較少,難以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該領域大規模替代難度較大;在電源類芯片領域,國外已經大規模開發SBC芯片,相比國內的低端車規產品系列仍非常缺乏。

長期以來,國產汽車芯片種類、數量少,缺乏自身制定的規範。隨着國產芯片大規模逐步上量上車,亟待行業標準來指導參考。

2021年6月,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標準工作組發佈了《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2022年7月份完成了《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工作組研究制定了《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草案)》,目前已經提交給工信部,預計該指南的徵求意見稿將擇機向行業公開來徵求意見,汽車芯片國行標準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會陸續得到落地、研製和應用。

同時,聯盟在北京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汽車芯片實驗室,檢測芯片的應用性能、單芯片與控制器層級、適配性等指標,發展出四層級的測試認證,完善車規級芯片認證的框架和實施細則。今年8月份,紫光芯能THA6控制芯片獲得國內首張車規級芯片產品認證證書。

另外,針對國產汽車半導體供需,去年聯盟廣泛徵集對接上下游廠商,併發布的國產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收錄了1000多條產品需求;另外,聯盟還首創了汽車芯片的保險保障機制,來覆蓋汽車芯片上車風險。目前汽車芯片保險已經獲北京市發佈的《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採納,有望獲全國推廣。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