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70城房價數據。數據顯示,10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58個和62個,比上月分別增加4個和1個。

從城市能級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1%,降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爲下降0.3%。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3%和0.5%,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1和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4%和0.5%,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表示,10月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降城市個數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略擴。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總的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積極變化,但是下行態勢還在持續。下階段還是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積極推進購租並舉,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表示,進入10月,儘管政策利好不斷輸出,但是尚未觸達市場端,加上多地疫情反覆,房地產市場恢復不及預期。

房價是考量市場情況的重要指標。從平均數角度看,10月70城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37%,二手房價格指數平均環比下降0.47%,降幅較9月均略有擴大。從該數據看,二手房價格降幅略大於新房。

不僅降幅,10月70城中僅10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58城新房價格下跌;僅5城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62城二手房價格下跌。房價下跌城市數量較上月增加,二手房價格下跌城市數量更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10月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爲年內最多,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爲年內最少,說明房地產市場壓力較大。各地雖然也有部分二手房交易火熱消息傳出,但爲暫時性、局部性現象,新房行情偏弱,二手房市場也明顯受影響。

具體到城市,南充、合肥、北京、寧波、上海、杭州、成都、長沙、濟南和安慶10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其中南充漲幅最大,爲1%。海口、青島、天津、西安、南京、福州等熱點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均有所下降。

在二手房市場,10月僅成都、南充、煙臺、北京和徐州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其中成都二手房價格漲幅最大,爲0.4%。上海二手房價格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環比下降,降幅爲0.6%。

嚴躍進表示,相對來說,僅北京等少部分城市房價相對穩健,而其他城市普遍面臨降溫壓力。

從城市能級看,一二三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存在低能級城市房價表現弱於高能級城市特點。二線城市房價環比降幅擴大最明顯,新房、二手房分別較上月擴大0.1和0.2個百分點,分別降至0.3%和0.5%。

嚴躍進認爲,房價總體進入到降溫和調整階段,與全國房地產交易市場疲軟等態勢有關,也和購房需求釋放不到位有關。鑑於歷史走勢,類似調整要一定時間,短期內房價指數反彈或轉正有壓力。

市場出現一定積極變化

付凌暉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下行,一些前期盲目擴張的房企資金鍊比較緊張,部分地方出現房屋交付困難的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積極推進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交樓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效果逐步顯現。

從銷售來看,前10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與1-9月基本持平;商品房銷售額108832億元,同比下降26.1%,降幅比1-9月收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5個月收窄。

從保交樓的情況來看,全國房地產施工期超過兩年即將步入交付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房屋竣工面積降幅收窄。1-10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9月收窄1.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降幅收窄。

但房地產投資情況仍未好轉,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3945億元,同比下降8.8%。至此,年內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已連續7月爲負,且存在降幅擴大特點。

11月以來,金融支持房地產政策力度加大,從繼續推進並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到“金融16條”支持優質房企融資,再到支持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市場信心有望提振。各地房地產支持政策繼續推出,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需求端政策也有所鬆動。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傑表示,未來價格走勢的改善有待各項支持政策的落地。供給端的融資支持、預售資金盤活等多方面政策,有助於改善市場預期,防止下行風險進一步蔓延;短期內交易量的築底仍有待需求端支持政策的進一步落地和細化。

劉麗傑認爲,在“金融16條”政策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在需求端調控政策有了更多的優化空間,地方政府加快因城施策,降低購房門檻和購房成本,特別是加大對改善換房需求的支持,纔能有效激活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入市,帶動成交量增長。預期和量的切實改善才能減緩房價的下行壓力。

(作者:李莎 編輯:王峯)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