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可降解支架,那麼支架就好像修建房子時候我們搭的腳手架,等到房子建好了,那麼腳手架也就拆掉了,這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11月15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海南醫院分別完成一例使用可吸收鎂合金材料的冠脈支架植入手術,這也是可吸收鎂合金冠脈支架在國內的首次臨牀應用,爲德國百多力的西羅莫司洗脫可吸收冠脈鎂合金支架。

葛均波院士在完成手術完成後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冠脈支架的植入已經非常普遍,但是在材料方面仍然有突破的空間。此次我們使用的這款可吸收支架主要材質爲鎂合金,鎂本身是人體的微量元素。與之前我們使用的支架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在植入人體後一年內降解可達95%,也就是說基本可以完成降解,免於金屬異物在體內的殘留。”

葛均波舉例稱,美國有文獻報道,一個病人心臟植入最多的支架多達67根。

“這個人的心臟就像一個鳥巢一樣,充滿了支架,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葛均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有了可降解支架,那麼支架就好像修建房子時候我們搭的腳手架,等到房子建好了,那麼腳手架也就拆掉了,這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近年來,中國冠心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且發病年齡較之前也有所提前。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冠脈植入病例數量達到130萬例,如果以每人平均植入1.4根支架來計算,中國全年支架的植入量達到180萬根左右。

可降解支架的研發耗時漫長。葛均波院士自己帶領團隊攻關研發的國內首個聚乳酸材質的可吸收支架從研發到上市歷時15年,於2020年3月正式上市,這款支架的降解時間爲24個月至36個月,能夠有效降低晚期支架內血栓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