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判決來了!北京科興電閘被拉,疫苗損失1540萬元,未名醫藥稱“正在制定追索方案”

來源: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瑜 于娜 北京報道

未名醫藥與科興控股就北京科興的股東控股權爭奪戰又有新進展。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未名醫藥方面因爲拉閘斷電給北京科興造成的疫苗產品損失事件,判決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時任未名醫藥董事長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 萬元,同時,未名醫藥對廈門未名上述賠償所負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此判決爲終審判決。

未名醫藥董祕辦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法務部門正在制定追索方案。

據悉,未名醫藥與科興控股的交惡爆發於2016年,彼時正值在美上市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啓動私有化,以潘愛華爲代表的未名醫藥與以尹衛東爲代表的科興控股爲在私有化中取得控制權,引發了多次劇烈衝突。

而後,隨着北京科興新冠疫苗面世,巨大利益下,這場股權爭奪戰越來越激烈。

法院判決

未名醫藥近日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收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判決書顯示,維持北京四中院判決,對於未名醫藥方面因爲拉電閘給北京科興造成的疫苗產品損失,賠償1540.4萬元。此判決爲終審判決。

該事件發生於2018年4月17日,北京科興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地西路39號的辦公樓及廠房的電源,被通過位於同一地址的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配電室的總控開關人爲切斷,造成北京科興事件當天在產品(疫苗)和事件前已結束生產但需於2018 年4月17日在線生產的產品(疫苗)損失,共計市場價值1540.4萬元。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9月17日出具《民事判決書》,認爲事件起因是未名生物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與科興控股關於北京科興控制權存在爭議,潘愛華是由廈門未 名委派擔任的北京科興董事長,羅德順是由廈門未名委派擔任的北京科興監事,判決廈門未名、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 萬元。

上訴人科興控股、上訴人廈門未名因與被上訴人未名醫藥、被上訴人潘愛華、被上訴人北京科興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的民事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爲,2018年4月17日的斷電行爲未名醫藥並未參與,未名醫藥並非共同侵權人,但在案涉侵權行爲發生時,廈門未名的唯一股東是未名醫藥,並且廈門未名在二審中提供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存在保留意見,不能證明廈門未名財務獨立於未名醫藥,故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三條,未名醫藥應對廈門未名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未名醫藥表示,廈門未名、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 萬元,同時,本公司對廈門未名上述賠償所負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預計將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進一步收集證據,通過有關途徑追索損失。

未名醫藥董祕辦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法務部門正在制定追索方案。

而這對業績本就低迷的未名醫藥更是雪上加霜。未名醫藥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6445萬元,同比下降81.45%;營業總收入2.755億元,同比下降12.75%。

交惡已久

未名醫藥與科興控股就北京科興的股權爭奪已久,交惡開端或源於在美上市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啓動私有化。

2003年,北京科興便啓動赴美上市計劃。爲給公司赴美上市創造條件,潘愛華和尹衛東在海外成立了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09年,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完成轉板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是市值僅僅4億美元左右。2016年隨着中概股迴歸潮的到來,尹衛東決定讓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從美國退市,期望公司回A能享受到更高的市值。

潘愛華和尹衛東的嫌隙從這時開始公開化。

2016年2月,總經理尹衛東聯合塞雷基金組成內部買方團,以6.18美元/股的報價,提出科興控股私有化要約。隨後,董事長潘愛華通過未名集團聯合中信集團、中金公司組成另一買方團提出競爭要約,報價7美元/股。競標一直持續到2017年底,尹衛東的總經理任期已到,潘愛華通過“一票否決權”拒絕續聘尹衛東,自認董事長兼總經理。

就此,兩人的爭鬥白熱化,潘愛華要求尹衛東交出北京科興的財務資料,尹衛東將這些資料帶走並宣佈潘愛華的董事會非法,自己要成立新董事會。潘愛華就此反擊,於是發生了上文中拉閘斷電,致使北京科興疫苗受損的事件。

而以上的爭鬥發生在新冠疫情之前,隨着北京科興新冠疫苗面世,北京科興成爲國內疫苗龍頭企業,鬥爭也越來越激烈。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科興的營收高達193.75億美元,約合128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44.6億美元,摺合956億元人民幣。

巨大利潤之下,北京科興的股權之爭吸引了更多人入局。

今年5月,嘉聯私募、深圳易聯通過淘寶拍賣平臺拍得未名醫藥8.67%的股權,隨後深圳易聯與未名醫藥多名自然人股東及嘉聯私募簽署委託協議,獲未名醫藥13.97%的投票表決權,成爲公司真正的控股股東。隨後,未名醫藥發佈公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潘愛華正式卸任,岳家霖任公司董事長。

就在今年8月,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約29億元入資未名醫藥的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獲得廈門未名約34%的股份,廈門未名直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但是未名醫藥新管理層表示不知情,已經報案。

隨後,未名醫藥披露,董事會同意將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持有的北京科興26.91%股權全部劃轉至未名醫藥。本次股權劃轉完成後,未名醫藥將直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並且,未名醫藥還宣佈,免去潘愛華在北京科興的董事、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委派未名醫藥現任董事長岳家霖擔任北京科興的董事、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免去羅德順在北京科興的監事職務,委派欒偉寧爲北京科興監事。

未名醫藥董祕辦向《華夏時報》表示,股權劃轉事宜還在進行中,完成劃轉後公告披露。

北京科興的爭奪戰還將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