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瓶頸依然是芯片荒。

11月16日,緯湃科技中國官方發佈的消息稱,公司將上調2022年全年預期,銷售額上調至90億至92億歐元之間(此前全年預期爲86至91億歐元之間)。

動力總成供應商緯湃科技原屬於大陸集團動力總成事業羣,於2021年從大陸集團拆分後獨立上市,交易市值達24億歐元。自獨立以來,緯湃科技加碼在電氣化領域的投資。根據最新發布的2026-2030中期規劃,預計電氣化業務在未來四年內銷售額達到50億歐元,到2030年有望上升至100億到120億歐元,電氣化業務預計將於2024年實現收支平衡。

“隨着電氣化的快速發展,在2027年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個關鍵節點,新能源車(包括插混和純電動車)的銷售總量將會超過燃油車。”緯湃科技中國區總裁顧睿華對記者表示。

隨着汽車行業轉型加速,傳統內燃機業務會逐步萎縮,這將對傳統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帶來一定的挑戰,目前多家零部件巨頭均對業務進行了調整。根據戰略規劃,未來緯湃科技會將目前的四個事業部(電子控制、新能源科技、感知與驅動和委託生產)重組爲兩大事業羣(Powertrain Solutions和 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將所有產品按照電動化和內燃機進行了劃分。其中,Powertrain Solutions主要整合核心內燃機技術和非核心技術,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主要針對現有和有望開發的電氣化產品。新成立的組織架構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

“我們正在尋找機會,將一些非核心技術儘快剝離出去。比如催化劑和過濾器的部分業務已經實現了逐步退出。”顧睿華對記者表示。從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緯湃科技已經在電氣化業務上斬獲了100億歐元規模的訂單,其中包含主力產品:電池管理系統、多合一車載充電器、高壓逆變器和電動軸驅系統。

另一方面,汽車行業的轉型使供應鏈的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以芯片領域爲例,過去汽車廠商主要通過博世等一級供應商(Tier1)獲得芯片,這是因爲Tier1掌握部分核心系統集成能力,大部分汽車芯片仍需經由Tier1廠商才能送到主機廠手中。而隨着智能汽車時代的來臨,供應鏈模式發生了變化,主機廠開始通過與芯片企業直接結盟的方式自研芯片,這也給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挑戰。

“電機方面,雖然主機廠比較傾向於自研,但到2030年仍有40%來自外部供應,且外採比例有所上升。而電池管理系統和逆變器則仍以外採爲主,到2030年外採比例將分別爲65%、70%。”顧睿華對記者表示,電氣化的轉型中主機廠將繼續依賴零部件技術供應商,從外採的角度來說,蛋糕是非常大的。“相比2021年,外採的規模到2030年將有8~11倍的增長。”

顧睿華認爲,主機廠在自研的過程中需要一些關鍵的零部件,這對Tier1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緯湃科技將在電動軸驅和熱管理系統方面逐步發力。主機廠和Tier1的關係發生着戰略性的變化,主機廠希望自身的影響力和市場能夠向供應鏈前端逐漸推進,Tier1要主動融入主機廠的新理念,而執行能力和交貨的確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根據緯湃科技最新發布的財報,2022年三季度銷售額達23億歐元,同比增長20.42%;淨利潤爲-1380萬歐元,去年同期爲-9150萬歐元。

“當前最大的瓶頸還是半導體的問題,兩年前的芯片荒一直延續至今,一些重要的供應商因爲芯片短缺而影響了客戶的供貨。”顧睿華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