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被忽視的東南亞最大經濟體”“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隱形體”等貼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尼)上的標籤,如今正在被“一個標誌性的中等大國”“正在崛起的中等強國”所取代。印尼面積191萬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些年的“經濟外交”卓有成效。在2022年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的背景下,印尼利用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身份,開展全方位穿梭外交,成功舉辦G20巴厘島峯會又爲其增分不少。“不結盟”“不選邊站”的印尼,作爲一個全球事務參與者,正發揮着“寶貴、溫和而有價值”的作用。

從“不結盟”到“全球海洋支點”

哇揚皮影戲是印尼“國粹”,也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據《環球時報》駐印尼記者觀察,很多皮影戲都以“大團圓”結局——要麼是“善良戰勝邪惡”,要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傳統文化也體現在印尼的對外政策上。自獨立以來,印尼長期奉行“不結盟”的政策,如蘇西洛執政時期推行“千友零敵”外交政策,佐科第一任期提出“全球海洋支點”戰略。

曾有印尼外交部官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的工作重點涉及:加強海洋外交和海上邊界建設;提升在東盟的領導地位;提升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鞏固經濟外交成果;優先服務和保護本國公民、法律實體及海外同胞等8個方面。

印尼今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因此也希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尼領導人頂住歐美施壓,一直堅持中立立場。印尼總統佐科還一改以往將工作重點放在國內的特點,頻繁出訪。他參加了在德國舉行的G7峯會,並於6月底先後訪問基輔和莫斯科,與兩國領導人會晤、敦促開啓和平對話。印尼國內媒體認爲,印尼爲儘快解決烏克蘭危機、全球糧食危機作出貢獻,“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應當頒發給佐科總統”。

從7月的G20外長會開始,印尼正式進入“G20外交時間”,當時印尼外長蕾特諾就表示,能將G20所有成員國的外長齊聚一堂,共同坐在一個房間內,本身就是一個成功。在印尼方面看來,受俄烏問題影響,“今年的峯會是G20有史以來最爲艱難的一屆峯會,非常、非常、非常艱難”。

《環球時報》赴巴厘島特派記者明顯感受到印尼在平衡各方訴求、協調大國關係上的努力和成果。在峯會前,幾乎所有輿論和記者都認爲,這將是G20歷史上“最緊張、最劍拔弩張”的一次峯會,或許會上演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在對方發言時的“外交抵制”,或許會面臨沒有峯會宣言的窘境……但隨着峯會的召開,這些緊張氣氛逐漸消散:中美兩國元首的微笑與握手被認爲向世界穩定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西方國家耐心聽完俄外長拉夫羅夫的發言,並沒有轉身離場;峯會通過宣言……不得不說,這背後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東道主印尼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總統佐科斡旋於多個大國之間,不遺餘力地勸說。

國際輿論對印尼發揮的作用表示肯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相關文章稱,G20峯會能如期舉行表明,“印尼外交官們竭盡全力爲印尼在全球舞臺上贏得早就該得到的位置”。印尼外交部長蕾特諾巧妙地將該國定位爲和平使者,拒絕了西方國家領導人要將俄羅斯排除在峯會之外的要求。

日本NHK電視臺網站刊文評論說:“大國平衡是印尼獨立以來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在擺脫被殖民的歷史後,印尼一直奉行不結盟政策,沒有與任何大國結成軍事同盟。”澳大利亞《對話》雜誌文章稱,印尼在地緣政治問題上不結盟的做法有着“引以爲傲的歷史”,其應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實際上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樣——呼籲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網站文章稱,印尼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往往被專家們忽視,因爲它一直被視爲純粹的“旅遊目的地國”,但實際上該國不僅是亞太地區的中等大國,還是“區域領導者”和“區域問題的調解人”。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歐洲和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專家科羅廖夫表示,印尼近日正式表達了希望加入金磚國家的願望,這無疑將給這個東南亞人口大國更多的發言權。他同樣強調,“印尼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不允許其他國家在其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並拒絕加入軍事聯盟”。對澳美英三國簽署的“奧庫斯協議”,印尼也持批評態度,認爲英美向澳大利亞轉讓核技術違反了相關國際條約,並強調這隻會加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對抗,並使東盟國家面臨增加安全支出的危險。

“在分化的世界之間建橋而不是牆”

“20國集團戰略思想家”(S20)對話的發起人、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當今世界的衝突和對抗,像印尼這樣的中等強國正在崛起。它們在很多重大議題上正與全球事務產生越來越深刻的聯繫,並通過積極斡旋,發揮着獨特的作用。他表示:“在大國角力中,中等強國也更加需要承認大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和所有大國保持關係,努力降低大國間的分歧,而不是在兩國之間選邊站,或在發生衝突時袖手旁觀。”鄭永年表示,正是因爲中等強國發揮的作用,G20幾乎已成爲唯一一個能控制地緣政治衝突,並且擴大合作的論壇機制。

對國際形勢的發展,印尼部分學者也有清醒的認識。在印尼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維羅妮卡看來,世界經濟中心正在東移,但西方國家不會放棄自己的權力,而是會繼續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其在世界舞臺上的主導地位和霸權地位。她還提醒說,很可能即使西方國家失敗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學者仍然願意屈從於西方政治經濟哲學和學術理論,而對西方的失敗視而不見。

墨西哥《BUZOS》週刊網站近日刊文稱,雅加達最大的資產是其多邊外交政策。在全球“大棋盤”上,印尼與美國、歐盟及其地區鄰國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同時努力培育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長期關係。文章認爲,墨西哥和印尼作爲中等強國,更應建立高質量的關係,因爲兩國面臨着類似挑戰。墨媒還援引印尼駐墨大使科斯馬斯的話說,印尼和中國保持穩定關係,中國是印尼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大投資來源國,但這並不意味着印尼“依賴”中國,因爲印尼重視平衡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比如美國同樣是印尼的主要貿易伙伴,日本、東南亞和歐洲國家也是其戰略伙伴。他還表示,印尼不認爲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尋求建立霸權。中方專注於改善印尼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中的新首都建設如有中國企業想參與,印尼也會支持。科斯馬斯說,印尼尋求“在分化的世界之間建立橋樑,而不是牆”。

香港《南華早報》刊文稱,G20巴厘島峯會對印尼等中等國家來說是一個重要時刻,對於一個通常優先解決國內挑戰、而不是在全球權力圈施加影響的中等大國來說,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高光角色。印尼作爲一個標誌性的中等大國,可以發揮“寶貴、溫和而有價值”的作用。文章認爲,印尼之所以受到較小國家的信任,是因爲它沒有“自封霸主”,但它又足夠強大,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施加影響。舉辦G20峯會可以說是佐科2024年任滿時留下的政治遺產之一。此外,2023年印尼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還將有所作爲。

經濟外交實際利益頂在前面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據印尼官員介紹,在推動經濟外交方面,佐科總統重視聽從技術官員的意見,委任的外交部官員很多是在歐美工作過的精英。佐科每次向國外委派大使時,都會要求他們加強對駐在國宣傳印尼的力度,吸引更多企業來印尼投資。在印尼官員看來,要吸引到資金就必須同各國保持良好關係,這對奉行不結盟政策的印尼來說,“相比其他國家更容易實現”。佐科在其第一任期內參加國際性的活動比較少,曾有印尼國內媒體認爲

“未在國際上爲印尼爭取太多注意”,實際上,這一階段印尼是將主要外交精力放在東盟及中日韓澳等周邊國家身上,並在經濟外交上取得一定成績。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最近一次去印尼調研是2018年,當時接觸到的印尼各界對“爲什麼中國發展這樣快”非常感興趣。他在印尼科學院主講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話題時,當地人既驚歎於中國人在雲貴高原修建高速公路堪稱“人間奇蹟”,又擔心如果國家投資基礎設施時見效慢導致出現債務陷阱等問題。許利平認爲,當時一些印尼人還受西方輿論影響比較大,但很明顯這幾年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雅萬高鐵就是一個例子。過去印尼國內有反對聲音說“我們不需要高鐵”,但現在隨着雅萬高鐵正成爲印尼乃至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鐵,印尼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將其視爲國家現代化的標誌。

“奉行大國平衡是東盟國家的外交基石,印尼作爲東盟重要成員同樣遵守這一外交原則。”許利平說,據他觀察,印尼的外交主軸圍繞經濟發展與合作展開,佐科總統接見外國駐印尼使節時常以招商引資爲主要談話內容,在進行雙邊或多邊外事活動時也以此爲主要目標。印尼高層傳遞出的信息是“印尼沒有那麼多時間去交朋友,誰能給印尼帶來實際利益,就和誰交朋友”。許利平說,與之前的總統相比,佐科上臺後所採取的外交政策裏,深深地留有“經濟外交”的痕跡,這是非常大的不同。通過經濟外交,印尼既加強了同相關國家的關係,更惠及民生。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這樣寫道:“印尼人過去習慣於自己的國家在世界舞臺上近乎默默無聞。曾有印尼商人戲稱,他的國家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隱形體’。但現在,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正加速變得越來越引人矚目。”文章認爲,印尼豐富的自然資源並不是刺激該國經濟增長的唯一因素。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國家,有2.76億人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雅加達已成爲東南亞最成功的新技術公司孵化器之一。印尼有很多值得向外國投資者推薦的地方,特別是印尼是一個年輕的國度,26%的人口在15歲以下,與東亞國家的老齡化形成鮮明對比。

印尼近年來在經濟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與其穩定的政治局勢息息相關。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葛紅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是縱向和其自身歷史發展相比,還是橫向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印尼的政治改革總體而言比較成功。佐科的核心執政要務在於聚焦國家發展,而這種政治穩定性爲其實現目標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但他也表示,“在印尼,世俗政治與宗教政治這兩股力量的鬥爭和博弈並沒有消失”。葛紅亮認爲,印尼在聚焦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各種挑戰。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的相關文章稱,正處於第二任期的佐科啓動了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新首都的建設,但一些項目遭到工會和環保組織的反對。

印尼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部門執行副主管莎菲亞·穆希巴在澳大利亞東亞論壇撰文稱,印尼一直是東南亞政治安全共同體建設的推動者,其國際形象正在提升。當然,也有分析人士強調,儘管印尼渴望成爲一個全球事務的參與者,但現任政府同樣非常關注國內民生,如應對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環球時報赴印尼巴厘島特派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印尼、墨西哥、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張傑 彭敏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柳玉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