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強]納米比亞位於南半球,地處非洲西南部,西臨大西洋。在納米比亞鯨灣港以南40多公里處,有一個海灣,名爲“三明治灣”, 我們一大早從鯨灣港的酒店出發奔赴的就是這裏。它位於沙漠邊緣,緊貼大海。從空中俯瞰,三明治灣一半沙漠一半大海,金黃與蔚藍分明,雪白的浪花跳躍其間,也有點“三明治”的意味。這裏被描述爲“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更神奇的是,在三明治灣的海邊,分佈着衆多彼此相連的陡峭沙山。

司機保羅是一名當地白人,他說:“我們要抓緊時間,在海水漲上來之前衝進去。”說罷猛踩油門在海灘上奔馳,驚擾起一羣羣海鷗。此時的天氣陰沉,大海的呼嘯也着實深沉,海水熱烈地往上湧。我們的車就在隆起的沙層和海浪夾縫中快速穿梭,車輪好幾次軋在浪花之上,飛鳥在眼前一躍而起。當車開至開闊地,保羅說“這裏冬天的時候都會是海水”,那就意味着我們的車輪跑在“海底”。我們在和大海爭分奪秒,這讓我非常興奮。

在一塊“浪高時不容進入”的標牌前車停下了,保羅要把四驅車的車胎放點氣,準備要和柔軟的沙地“搏鬥”,避免車輪陷進去。有隻沙漠狐狸從沙丘裏探出頭來,警覺地進入我的鏡頭,又匆匆離開。

一側的沙丘越來越高,保羅開車衝了上去,讓我能俯瞰海岸,找到供我飛起無人機的絕佳位置。大海一側,來自南極的本格拉寒流,在海洋上形成了低氣壓,阻礙海水的蒸發,讓空氣流動減緩;陸地一側,風還是源源不斷吹向海洋,大量水分被風帶走,沙卻越積越高,形成了海邊百米高沙丘連綿的奇特景觀。

保羅把車停在兩處沙丘連接的豁口處,我們就坐在蜿蜒的脊線上靜靜看海。可以確定,整個三明治灣只有我一個遊客。我“包場”了這絕美的風景。

看那海,承接着來自南極的寒,企圖撞擊乾燥熾熱的陸地;看那雲,朵朵分開又朦朧相連,快速遊走;看那山,全是細沙堆疊,留不住雨水眷戀,婉拒時間的改變,孤傲成金色的地表一片。這海、天、地都是流動的,彼此抗拒、割離,又渾然一體。

我們的車動力十足,衝上滑下,我一直抓緊頭頂把手,享受着在高地起伏間衝浪的刺激和快感。在空中可以看到,我們自以爲動力十足的汽車,在茫茫中變得渺小,化爲沙漠中一粒沙。

全程我們都沒用電子導航。我問保羅,眼前沙漠都是一樣的,怎麼辨別方向?他說,的確以前迷過路,但開得多了,會在腦海裏畫出個GPS地圖來。大自然還是有規律的,會讓癡迷它的人瞭然於心。

保羅也時不時給我介紹這裏可能出現的生靈。跳羚出現了,在一個有些許植被的地方。因爲一年多前南非第三次拿到了橄欖球世界盃冠軍,而橄欖球曾是南非白人引以爲傲的運動,我就興致勃勃地跟保羅說“南非橄欖球隊就是以跳羚爲標誌的”,想引起某些共鳴,他卻沒有明顯附和。看來鄰國的熱鬧沒能進入這空曠的領地。跳羚們自在喫草、奔跑,也不在乎人類的角逐、嬉笑。

快到中午,雲壓了下來,人置於霧氣之中,視線變得模糊,保羅說要趕緊離開了。我們就這樣匆匆趕着潮水上湧前來,又匆匆躲着迷霧離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