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 斌 環球時報記者 馬夢陽]當地時間15日,YouTube在歐美假日消費季前宣佈正式在其短視頻平臺Shorts上擴大購物功能。英國《金融時報》稱,過去幾年,包括臉書和TikTok在內的YouTube的競爭對手都紛紛進軍“社交電商”,各家都看好這一未來的購物趨勢。據多家機構的最新預測,本年的美國假期消費季,社交電商交易規模將再創新高,使用率甚至會達四成以上。

Youtube(資料圖)

美國金融科技公司“藍點”的2022美國假日消費習慣報告預測,今年美國假日消費規模將接近1.3萬億美元,比去年增長7%。假日季社交電商業績將大幅增長。41%的消費者可能會通過社交平臺的應用程序購買節日禮物。根據諮詢公司德勤的“2022假日零售調查”報告,社交電商的使用率已達10年來最高水平,併成爲假日購物的主流方式之一。

這一特徵在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消費羣體中尤爲明顯,有56%的Z世代可能會通過社交媒體購買節日產品。美國市場研究機構“內幕情報”也發佈了相似的數據。調查顯示,一半的Z世代正通過社交平臺進行節日購物。其中Instagram最受歡迎,22%的用戶在該平臺上購買。第二名爲TikTok,有12%的Z世代用戶在該平臺購買產品。

據瞭解,目前美國較有名的社交電商平臺有Pinterest“購物清單”、Instagram直播購物、TikTok購物、YouTube購物、推特商店、亞馬遜直播。諮詢公司麥肯錫在報告中稱,這種新購物方式正準備在美國迅速發展。2021年,美國通過社交商務渠道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價值370億美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漲到近800億美元,佔美國電子商務總額的5%。而美國《財富》雜誌認爲,社交電商目前佔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的10%,美國、英國和歐洲等發達市場的零售品牌在利用社交電商的機會方面落後於發展中市場。

財經作家崔傳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西方國家的線下購物渠道、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經過長時間發展,已經擁有成熟、穩固的商業模式。面對新的需求,傳統社交媒體平臺想要實現’大象轉身’也許並不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