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U盤時代王者朗科科技(300042.SZ)迎來新的主人,而新主上位沒有花一分錢。

11月15日晚間,朗科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此前,公司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如今,控股股東爲韶關市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韶關城投”),實際控制人爲韶關市國資委。

今年6月,通過參與司法競拍,韶關城投獲得朗科科技24.89%股權,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入股後,韶關城投不斷向朗科科技增派董事並獲得通過。到目前,韶關城投向朗科科技派駐了5名董事,超過朗科科技董事會成員數量的一半。據此,公司認爲,韶關城投獲得了朗科科技的控制權,成爲其新的控股股東。

作爲U盤的發明者,朗科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品及技術領先,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不過,近幾年,受疫情、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朗科科技經營承壓。繼2020年、2021年經營業績下降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同比下降接近50%。

結束12年“無主”狀態

朗科科技終於結束了長達12年“無主”狀態,地方國資成功上位。

11月15日,朗科科技發佈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基於公司目前股東持股情況及第五屆董事會成員構成情況,根據《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公司控股股東由無控股股東變更爲韶關城投,實際控制人由無實際控制人變更爲韶關市國資委。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4月24日,“淘寶網-阿里拍賣”平臺,朗科科技4987.5萬股無限售普通股股票公開拍賣。經過9小時239次激烈角逐,韶關城投從四名競拍者中脫穎而出,以10.34億的價格拍得前述股票。今年6月2日,韶關城投通過網絡司法拍賣競得股票完成過戶登記,以24.89%的持股比例成爲朗科科技第一大股東。

截至目前,韶關城投仍然是以24.89%的持股比例位居朗科科技第一大股東之位,其持有的表決權比例也爲24.89%。公司第二大股東鄧國順持有股份表決權比例爲11.12%,與韶關城投相差超過13%、差距較大,目前,二者之間不存在一致行動關係。除韶關城投外,公司其他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合計爲21.27%,未超過韶關城投,且僅有三名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持股比例較爲分散。

朗科科技稱,在上述股份表決權結構下,韶關城投在股東大會上作出的表決意見,需出席股東大會的其他股東合計持股比例超過24.89%且均作出相反表決意見方能予以否定。因此,韶關城投可憑藉其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在公司股東大會審議相關事項和作出決策決議時形成重大影響。

自從成爲第一大股東之後,韶關城投頻頻向朗科科技派駐董事。目前,董事於雅娜、徐立松、李澤海及獨立董事羅紹德、雷羣安等5名董事會成員均爲韶關城投委派提名,超過共計9名董事會成員的半數。

朗科科技披露稱,基於韶關城投通過實際支配公司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且依其可實際支配的公司股份表決權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而韶關城投的實際控制人爲韶關市國資委,根據相關規定可以認定,韶關城投爲公司的控股股東,韶關市國資委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綜上,在成爲朗科科技第一大股東之後,韶關城投並未出手增持股份,亦未新增股權表決權,通過不斷派駐董事、獨立董事獲得了朗科科技董事會控制權,其上位堪稱沒花一分錢。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大約是從2010年9月開始,朗科科技進入爲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的“無主”狀態。如今,韶關城投的轉正上位,結束了這一狀態。

淨利長達15年低位徘徊

韶關城投入主後,急需對朗科科技動大手術。因爲,朗科科技的經營業績一直不算理想。

朗科科技成立於1999年5月,主營產品爲移動存儲、車載影音、數碼娛樂產品等,同時也是國內唯一擁有閃存盤發明專利的廠商。

公開資料顯示,鄧國順被視爲朗科科技的核心創始人,其有着U盤之父頭銜。依靠先發優勢及超過150件的U盤專利,作爲U盤之王,朗科科技2003年銷售額達5億元,佔據了國內50%的U盤市場份額,被業內譽爲“軟驅軟盤終結者”。

公司稱,其主要經營固態存儲、DRAM動態存儲和移動存儲產品。固態存儲和DRAM動態存儲器主要用於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資料存儲和系統內存緩衝存儲。移動存儲產品主要用於便攜電子設備的存儲需求,如筆記本電腦、行車記錄儀、相機和無人機等。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產品在不斷拓展,但朗科科技的經營業績並未有效改善。

早在2007年,朗科科技上市之前,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就達到0.30億元,當年的營業收入爲3.06億元。2008年、2009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爲2.43億元、2.73億元,對應的淨利潤爲0.34億元、0.38億元,呈增長勢頭。

2010年上市後,2010年至2014年,朗科科技營業收入在2.2億元左右徘徊,且均低於上市前的兩年。

2015年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有所改善,營業收入從4.04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9.13億元,累計增長3.74倍。同期,公司淨利潤從0.24億元增長至0.69億元,累計增長約1.9倍,增速遠遠不及於營業收入。

2020年、2021年,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67%、2.55%。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12.80億元、0.39億元,同比下降6.86%、39.64%,延續下降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扣非淨利潤僅爲0.25億元,同比下降49.70%,參照前幾年四季度經營狀況,即便四季度大爆發,仍然難以改變全年扣非淨利潤下降局面,對此,公司解釋稱,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行業遭遇寒冬。

市場預估,朗科科技可能會出現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

整體而言,無論是淨利潤還是扣非淨利潤,自2007年以來的15年,公司均在低位徘徊,其中,扣非淨利潤年度最高爲0.54億元。

韶關城投入主後,會帶給朗科科技哪些資源,實施哪些改革,如何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均將受到市場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