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新增感染者持續攀升,仍主要集中在海珠區高風險區域。

11月16日晚,廣州多區發佈通告調整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海珠區延續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番禺區、荔灣區則有序恢復社會面正常流動。

15日,海珠區新增感染者6060例。根據16日晚的最新通告,近日海珠區新發病例仍集中在高風險區域,爲廣州市新增病例的主要來源。此外,其他區域仍有散發個案。專家研判,目前海珠區疫情仍處於高位平臺期,社區傳播風險尚未完全阻斷,防控形勢仍然複雜嚴峻。

因此,決定將2022年11月13日發佈的《海珠區關於繼續強化部分區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延續實施至2022年11月19日24時。

也就是說,在東曉路接昌崗路以東,科韻路以西的範圍繼續實行此前的防控措施,包括所有市民原則上居家,地鐵、公交、出租車、網約車暫停服務,強化限制人員流動等。

另一方面,隨着疫情趨勢向好,番禺區、荔灣區對疫情防控措施作出了調整。

此前,荔灣區和番禺區都於9日先後發佈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要求全域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實行臨時交通管制,並將實施時間延續至11月16日。

而根據番禺區16日晚的最新通告,從11月17日0時起,除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以外,有序恢復全區社會面正常流動,解除臨時交通管控,居民羣衆憑綠碼通行。學校、幼兒園2022年11月21日起有序恢復線下教學。

同時,該通告也提到,以村、社區、小區、機關事業單位、園區、商廈、企業等爲單位,設立專人專崗,嚴格社會面人員出入管理,安裝必要的視頻監控設備,進入人員必須落實佩戴口罩、掃場所碼、測溫等措施。其中,城中村進出要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核酸檢測中證明。

荔灣區16日晚的通告也表示,自11月17日零時起,除高風險區以外,在全域加強社會面管理,住宅小區(樓宇)、城中村、產業園區、商務樓宇入口嚴格實行測溫、掃場所碼和查驗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措施。對比此前的措施,不再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和實行臨時交通管制。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16日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日,我市新增感染者人數持續攀升,仍主要集中在海珠區高風險區域。我市持續加強統籌調度,集中各級各類資源全力攻堅海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