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作者|孫鵬越  編輯|大風

來源:鋅財經

近日,三次上市三次失敗的亞朵酒店,終於在美東時間11月11日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美銀證券、花旗集團、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擔任亞朵的聯席賬簿管理人。

亞朵酒店的上市之路格外坎坷,早在2019年和2020年,亞朵曾兩次計劃A股上市,但都宣告失敗;2021年6月,亞朵選擇赴美上市,但又出現美國監管不斷升級,大量中概股棄美赴港,最終在臨上市前亞朵主動撤銷認購。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21年2月至今,美國不斷加碼數據安全、網絡安全、金融安全等監管政策,引發了中概股風暴。在美上市的所有中概股的總市值,從峯值時的2.8萬億美元跌至1.1萬億美元,縮水近60%以上。

不但老玩家遭受最嚴重打擊,新玩家甚至被叫停進場。從2020年底開始,連續一年半都沒有中國企業通過發行美國存托股票(ADS)方式在美股上市。

四次衝擊IPO的亞朵,從某種意義來說,似乎成爲新背景下的美股上市第一人。

低募資低股價,高成本高負債

四次衝擊IPO終於成功的亞朵,看似是一個百折不撓的雞湯故事,背後卻是亞朵一次又一次的退讓。

前三次的上市失敗給亞朵留下了慘痛記憶,爲了確保第四次的成功,亞朵將籌資目標大幅度下調。據招股書顯示,亞朵前一次招股的募資金額計劃爲2.67-3.06億美元,這一次下調至5225-6175萬美元,最大縮水約83%。

除了募資金額大幅度縮水之外,股票定價也隨之下調。亞朵前一次招股擬發行1974.47萬股ADS,定價區間爲13.5-15.5美元/ADS,而本次IPO定價區間爲11-13美元/ADS,實際最終發行價爲最低的11美元/股。

此前,亞朵估值約20億美元,而如今估值降低至15.6億美元,降幅約22%。

募資金額、股價、估值大幅度縮水,可見亞朵已成驚弓之鳥,爲了能夠成功上市,對自己的目標一降再降。

亞朵底氣不足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爲自身業績不佳,多項指標尚未恢復至疫情前。

招股書顯示:亞朵的收入主要來自管理酒店的特許經營費和管理費、向管理酒店銷售酒店用品、租賃酒店的運營以及零售業務;截至2022年9月30日,亞朵旗下共有880家酒店,其中管理酒店847家,租賃酒店33家。

2019年至2021年,亞朵分別實現收入15.67億元人民幣、15.67億元、21.48億元;實現淨利潤0.65億元、0.42億元、1.45億元;今年1-9月,該公司分別錄得收入16.37億元、淨利潤1.79億元。

雖然淨利潤小幅度上揚,但亞朵的經營成本卻一直居高不下。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亞朵的酒店運營成本分別爲10.97億、11.5億元和14.2億元,分別佔總營收的70%、73.4%和66.1%。

除了運營成本過高之外,亞朵的負債率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9-2022上半年,亞朵總負債分別爲11.20億、14.20億、16.81億和5.57億;其負債率高達67.9%、71.5%、72.9%和85.8%。

如此之高的負債,亞朵把錢用在哪裏了?答案就是開店,開店,再開店。

2013年7月31日,亞朵第一家酒店落地西安,直到2022年9月,亞朵已經旗下的酒店已經達到880家,共有酒店客房102707間。

在9年時間,亞朵平均每年開100家店。如此迅猛的擴張速度,讓亞朵燒光6次融資以及每年10億以上的運營成本,還背上了鉅額的債務。

一邊是不斷走低的估值、募資金額和股價,一邊是不斷上揚的運營成本和總負債。窮途末路的亞朵,只能不斷放低姿態,完成美股IPO還債續命。

文藝酒店,靠譜嗎?

在成功完成IPO後,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王海軍,江湖花名“耶律胤”發佈一封公開信,題爲《讓中國體驗成爲世界風景》,着重提起了亞朵酒店的姓名起源。

據稱,“亞朵”這個名字來源於雲南怒江邊上一個名爲亞朵的傈僳族小村莊。亞朵村自然風景、清新,鄉民鄉風樸實、溫暖,旅行中的耶律胤感受到小村莊寧靜的力量,給了他創辦“亞朵酒店”的靈感。

不論是花名還是“亞朵”品牌的由來,都透露着一股文藝氣息,而這也恰恰就是亞朵酒店的市場定位:主打閱讀和屬地攝影的人文主題,把書店、咖啡店、攝影展搬進酒店,創造了更多的社交空間,打造出一個酒店賽道中的“文藝青年”。

爲了擴大品牌故事性和差異化,亞朵開始了一波“文藝營銷”:從2016年開始,亞朵與吳曉波合作,推出了首個IP酒店“亞朵吳酒店”。

緊接着亞朵又與網易深度合作,先是推出第一家電商+住宿酒店“亞朵&網易嚴選”,然後聯名網易雲音樂合作推出“睡音樂”酒店,最終“出圈”,一度被視作最具文藝情懷的酒店。

打完“電競牌”和“音樂牌”的亞朵,又開始聯名影視、體育、知識領域,推出著名戲劇IP主題酒店、知乎“有問題”酒店、虎撲籃球酒店、QQ 超級會員酒店等。

不同主題和個性鮮明的網紅酒店接連上線,讓亞朵一時之間聲名大噪。在“文藝”的加持下,亞朵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一度打破華住、錦江、首旅三足鼎立的格局,成爲資本的寵兒,連續完成多輪融資。

不過將聯名作爲宣傳核心,就註定了它過於單薄的品牌護城河,無數同行開始模仿,各種聯名IP酒店層出不窮,將聯名酒店模式玩出更多花樣。

例如,騰訊聯手歐宇科技打造電競主題酒店、聯想和愛電競酒店的拯救者聯名酒店、安踏和凱悅酒店集團開設了運動生活方式酒店FILA HOUSE、7天酒店也推出了在線健身房版本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火星營地、膠囊旅館、零重力房間、洞穴酒店等新概念酒店。

憑藉“文藝牌”在酒店賽道取得亮眼成績的亞朵,勢必會引來更多“模仿者”的衝擊,更有新意、更大知名度聯名的其他酒店,都在動搖亞朵的根基。

跨不去的三座大山

機遇總是和挑戰並存的,在消費升級的驅使下,中高端酒店的市場供需結構將迎來持續調整。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中高端連鎖酒店的總收入達到659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1550億元。持續的高速增長給這個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資本對中高端酒店的故事也愈發感興趣。

雖然亞朵已經成爲中高端酒店的頭部品牌之一,但它面前依然強敵環伺:錦江、華住、首旅。同樣,中高端酒店也是這三家酒店集團巨頭的下一戰略高地。

近日,錦江、華住、首旅陸續公佈了2022第三季度財報,關店成爲主旋律。其中,錦江關閉307家門店、華住關店430家、首旅關店525 家;截至2022年9月30日,三大酒店集團合計關店1262家。

雖然大規模關店,但這一千多家門店基本都是經濟型酒店,三大酒店巨頭想外界強烈透露出一個信號:它們正在大規模升級產品,向中高端酒店轉型。

7天酒店3.0計劃今年完成百城百店;漢庭3.5新版本計劃在2022年新開800家;如家推動品牌升級“如家商旅2.0”……

隨着頭部酒店集團在中高端酒店市場的發力,在2021年,其數量由4.05 萬家上升至4.86萬家,市佔率由12.74%上升至19.24%。

作爲行業老四,亞朵急需“新錢”來還清負債,鞏固自身市場佔有率。而剛剛完成IPO的亞朵,在消費市場是新瓶裝舊酒,還是續寫“文藝故事”繼續在中高端酒店市場廝殺,還需要長期觀望。

但中高端酒店市場,註定硝煙瀰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