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完整、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優化防控工作的部署舉措,堅決反對兩種傾向,既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對不負責任的態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條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實,保障好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何種情況要進行集中隔離?

    國內發生聚集性疫情時只集中隔離密接人員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後在國內發生聚集性疫情的時候,只有密接人員纔會集中隔離。實際上,取消對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於感染風險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對這類人羣不再集中隔離,是爲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調、隔離等防控資源和服務保障資源。

    當前,個別地方出現將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爲密接,進行提級管控的情況。對此,沈洪兵認爲是沒有必要的。

    沈洪兵表示,“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對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時,各地對於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檢測、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檢測陽性以後,在第一時間進一步開展密接者的調查和管控,一環緊扣一環,因此,對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這些調整要求我們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學、更規範、更快速地開展流調和風險研判,把該管住的重點風險要管住,該落實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實處,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資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人民羣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

    哪些患者要進入方艙醫院?

    無症狀感染者和一些輕症感染者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發佈會上表示,已要求各地要按照平急結合的原則,依託現有的一些大型場館,比如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提前做好方艙醫院的準備,比如電線、相關基本設施佈局、物資的準備,包括信息系統的準備,同時還有一個要準備的就是醫療醫護力量,一旦發生聚集性疫情,能夠使得方艙醫院在最短的時間內啓動,能夠儘快地收治患者。

    針對什麼樣的人進入方艙醫院的問題,郭燕紅表示:“按照第九版診療方案,就是無症狀感染者,還有一些輕症感染者,我們建設方艙醫院實際上是最大限度減少對日常醫療資源的佔用,統籌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與日常的醫療服務的保障工作。”

    此外,郭燕紅稱,發熱門診是發熱患者進入到門診之後甄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場所,“我們要求二級以上醫院要設置發熱門診,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而且要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一旦發現可疑的患者要儘快甄別,若是陽性感染者,要迅速轉到定點醫院或者方艙醫院進行救治,真正實現‘四早’,也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

    核酸檢測範圍如何界定?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地區可劃定一定區域

    沈洪兵表示,核酸檢測是疫情早發現的重要手段,是評估疫情風險、及時採取措施防範疫情傳播擴散的重要前提。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主要是嚴格落實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的核酸檢測要求,做到應檢盡檢,確保高質量、符合頻次要求的核酸檢測,不得隨意不檢、漏檢,也不能擅自擴大核酸檢測範圍。

    發生本土疫情後,要在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根據疫情發生地區人口規模大小、感染來源是否明確、是否存在社區傳播風險及傳播鏈是否清晰等因素綜合研判,確定檢測人羣的範圍、頻次和先後順序。如果當地疫情僅有零星的感染者,傳播鏈條清晰,在沒有社區傳播風險的時候,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當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的區可以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沒有社會面感染者後,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於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爲有效防範疫情擴散蔓延,跨區域流動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交通工具,抵達目的地後要按照屬地要求進行“落地檢”,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遊景區人員需要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落地檢”有必要嗎?

    對現階段疫情防控非常必要 仍將繼續堅持

    針對有記者提問稱,有民衆質疑“落地檢”有必要嗎,是不是不承認異地做的核酸檢測結果等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回應稱,今年7月以來我國疫情出現“點多、頻發、面廣”的特點,部分地區發生了較大規模的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推行“落地檢”的防控措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按照“自願、免費、即採即走、不限制流動”的原則,面向跨省的流動人員提供的核酸檢測服務,是爲了進一步推動防控關口的前移,嚴防跨區域疫情的傳播擴散。

    王麗萍說,在“落地檢”措施實施以來,各地對於及時發現來自高風險區的風險人員,做到跨區域疫情傳播的早發現,避免引起本地關聯性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落地檢”措施並不是與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要求相悖,而是在當前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全國本土疫情嚴峻複雜的形勢下推行的,通過“落地檢”可有效防範流動人員在旅途輾轉中可能被感染等諸多不確定風險,對於現階段疫情防控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所以仍將繼續堅持,保護出行人員健康。

    各地

    廣州

    疫情仍以海珠區爲“震中”

    廣東省廣州市11月1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稱,11月16日廣州市新增876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發現16例,其餘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症狀8486例,輕型及普通型275例,感染者有序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

    張屹表示,總體來看,廣州市疫情仍以海珠區爲“震中”。

    重慶

    新增陽性待診斷2310人

    11月17日,重慶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報稱,11月17日0至12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2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817例;新增陽性待診斷人員2310人。

    李畔表示,當前,重慶疫情快速發展,11月16日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量再創新高,達到4072例,近4天新增感染者數量超過12000例,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複雜。他表示,目前,中心城區仍然是重慶本輪疫情的中心。

    他表示,專家研判認爲,中心城區疫情上升勢頭開始趨緩,但由於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隱匿性,潛在的感染者通過農貿市場購物、小區社區活動、核酸檢測排隊形成的社區傳播,對中心城區疫情殲滅戰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本組文/本報記者 屈暢

    統籌/孫慧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