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演一出實控人“賣殼”解困後又要回的戲碼後,不論財務狀況還是經營業績均未實現反轉的景峯醫藥(000908.SZ)不得已又走回了“賣子求生”的老路。

11月17日晚間,景峯醫藥公告,根據公司經營業務及戰略發展的需要,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景峯擬將其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明路868弄房產,總建築面積701.63平方米,出售給自然人嶽紅偉,交易價格爲1.2億元。

上述房產包含23號全幢463.55平方米、24號地下1層車位017(119.04平方米)、地下1層車位018(119.04平方米)。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地址是一個名爲保利ONE56的江景豪宅,由高層公寓、別墅、下沉庭院、空中花園等組成,掛牌均價超過17萬元/平方米。

經市場法評估,上海景峯擬出售房產市場價值爲1.02億元,摺合單價14.47萬元/平方米(含稅價)。經上海景峯與嶽紅偉協商,確定交易對價爲1.2億元。按照約定,房產過戶應繳納的稅費和費用由雙方按納稅主體各自承擔,嶽紅偉承擔契稅、印花稅、工本費等,上海景峯承擔增值稅及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

對於出售房產事宜,景峯醫藥表示,出售符合公司業務發展戰略規劃,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便於集中管理,有利於公司可持續發展,爲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等帶來正面影響。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景峯醫藥2014年借殼天一科技上市,但近幾年來,受困於此前大規模併購資產業績暴雷所困,商譽、資產減值損失等問題導致此前三年已持續合計虧損21.16億元。

爲了擺脫經營及財務困境,景峯醫藥又開啓了賣賣賣模式,wind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公司相繼出售景嘉醫療、金沙醫院、璟澤生物等部分或全部股權,回血近7億元。

有意思的是,最近一次景峯醫藥出售資產同樣是一處房地產項目,2021年9月9日,公司公告,爲盤活資產等,將上海景峯坐落於上海市寶山區羅新路50號1-7幢土地使用權及地上附着建築物所有權以2.03億轉讓。

同時,公司實控人葉湘武也一度動過轉讓控制權爲上市公司“救火”的念頭,卻最終因爲新股東“食言”告終。

去年10月,葉湘武與北京洲裕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洲裕能源”)簽署系列協議,包括轉讓5%股權、委託13.74%股權的表決權等。涉及股權轉讓的,轉讓價格爲5元/股,轉讓價款總計爲2.2億元。通過這一交易,景峯醫藥的實際控制人由葉湘武變更爲徐歡霞。

與此同時,爲緩解資金壓力,如期兌付公司債券,景峯醫藥還擬向洲裕能源借款4億元(不晚於2021年10月20日),借款期限爲1年,借款年利率爲12%,到期還本付息,合同約定利息合計爲4800萬元。

但是,回頭再看,洲裕能源卻是個“假大款”。公告顯示,洲裕能源先後與湖北聖迪容器製造有限公司、漢齊達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借款協議,借款金額合計爲6.20億元。

今年6月15日,景峯醫藥公告稱,洲裕能源違反股權轉讓及表決權委託等相關協議,公司原實控人葉湘武恢復行使公司13.74%股權的表決權。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景峯醫藥淨利潤虧損2975.70萬元,同比下降302.99%,如果靠出售資產未能收穫足夠利潤,公司連續四年淨利潤虧損將是大概率事件。此外,截止到三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3.2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95億元,應付賬款1.14億元,負債率高達79.88%,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