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受“高通脹”和“緊貨幣”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包括外匯市場,經歷了劇烈震盪的一年,中國外匯市場展現了較好的韌性。

中國外匯市場展現新特徵,韌性不斷增強。潘功勝表示,與前兩次美元升值時期相比,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對美元指數波動的敏感性降低。從全球範圍看,與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處於平均水平。跨境資金流動雖有波動,但總體平穩有序。

潘功勝認爲,外匯市場韌性增強受多方面因素推動。一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能夠及時有效釋放外部壓力。

二是基礎性國際收支順差發揮主導作用。今年前3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104億美元,爲歷史同期最高值,順差規模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爲2.4%,繼續處於合理均衡區間;直接投資呈現淨流入,跨境資金流動平穩有序。

三是外債結構總體優化,傳統融資型外債增幅較小,外債債務類型結構、幣種結構以及期限結構都有所優化。

四是人民幣在企業跨境使用中的佔比持續提高,有助於降低跨境交易的貨幣錯配風險。

五是匯率避險工具推廣普及,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適應性明顯增強。

“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日益凸顯。”潘功勝表示,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債券普遍收益率上升、價格下跌,人民幣債券成爲少數價格穩定的金融資產。與其他新興市場債券不同,人民幣債券爲準安全資產,風險收益特徵與發達國家債券更接近。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以我爲主,利率和匯率走勢相對獨立,令人民幣債券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呈現較好分散化效果。

潘功勝表示,向前看,中國外匯市場將保持穩健運行。一方面,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風險上升,通脹仍高於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將總體維持緊縮,美元短期仍可能高位震盪,市場機構預測美元升值動能減弱、強升值週期或已接近尾聲。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會改變。前期穩定經濟增長的多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增長動能。此外,金融部門出臺了多項金融支持政策,配合房地產市場主管部門和各地政府,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力度,保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決阻斷、弱化風險外溢,穩定市場預期與信心。

“上述政策較好地發揮了逆週期調節的作用,產生了積極的市場效果。”潘功勝表示,將堅持中央關於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方針政策,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遠近結合,標本兼治,推動中國房地產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未來,內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將有助於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穩健運行。

潘功勝表示,未來,將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全力構建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外匯管理體制,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