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齊萌 葛愛峯 廣州報道

近日,記者從多方獲悉,騰訊音樂旗下QQ音樂已經叫停“TME數字藏品”業務,原團隊部分成員已內部調崗。11月17日,《華夏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函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及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未收到正式回覆。

據瞭解,2022年下半年來,騰訊係數字藏品已先後關停,7月1日騰訊新聞暫停發售數字藏品,8月16日騰訊幻核正式發佈數字藏品清退公告。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騰訊之所以叫停“TME數字藏品”業務,“一是當前我國對數字藏品的產權立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數字藏品平臺關閉是爲了規避合規風險;二是我國注重數字藏品的藝術價值,而在金融屬性上並不支持,但有買賣就難免出現一些價格泡沫,從而衍生出一些金融風險,當前數字藏品市場本身已經進入一輪熊市;三是這個業務本身是探索業務,隨着虛擬貨幣熱度的下降,數字藏品的關注度也在銳減,對於平臺來說,小業務量讓相關業務成爲‘雞肋’。”

騰訊係數字藏品先後關停

據瞭解,TME數字藏品業務是TME在2021年8月推出的數字藏品平臺,8月初在QQ音樂應用中預熱,是國內首個將NFT定義爲“數字藏品”,且以音樂唱片爲NFT表現形式的主流平臺。

去年8月15日,QQ音樂正式發售第一期數字藏品——胡彥斌《和尚》20週年紀念版黑膠唱片,該藏品包含了20年前未公開的該曲的DEMO版本,限量2001張,但數據顯示超8萬人參與了此次搶購。之後,平臺又相繼發行包括羅大佑、騰格爾在內的多位音樂人的數字藏品。

然而,今年6月30日以來,TME數字藏品再未發售新品,8月QQ音樂開始隱藏TME數字藏品入口,引起了不少用戶的恐慌,紛紛在社區要求退款。但截至目前TME數字藏品一直未正式公佈旗下數字藏品處理方式。

同時,據瞭解,TME數字藏品平臺承諾365天可進行轉贈,但《華夏時報》記者發現,當打開持有滿365天數字藏品的轉移功能時,只出現“服務升級中,請耐心等候”的字樣,轉贈的功能疑似已跳票。

對此,盤和林認爲:“當前數字藏品的交易有些還要依託平臺,但實際上,很多數字藏品品牌在創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不準數字藏品進入二級市場買賣,所以,很多平臺可能並沒有預留二次轉讓的接口,個人認爲,未來還是要保留一個入口,爲已經發行的數字藏品贈予等流轉行爲保留一個渠道。”

就上述信息,《華夏時報》記者於11月17日致函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及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未收到正式回覆。

實際上,騰訊旗下的數字藏品業務除“TME數字藏品”被叫停外,其他數字藏品也已先後關停,據記者查詢,7月1日騰訊新聞暫停發售數字藏品,8月16日騰訊幻核正式發佈數字藏品清退公告,用戶可自行選擇保留數字藏品或原價退款。

在盤和林看來,騰訊叫停了數字藏品業務,主要是合規、價格泡沫及熱度衰退三大原因造成的。“數字藏品平臺關閉是爲了規避合規風險,而且當前數字藏品市場本身已經進入一輪熊市,隨着虛擬貨幣熱度的下降,數字藏品的關注度也在銳減,對於平臺來說,小業務量讓相關業務成爲‘雞肋’。”

數字藏品權屬立法尚未明確

數字藏品是中國本土化的NFT,去除了NFT的代幣屬性。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數字藏品的關注度爆發式增長,各平臺、創作者、IP方紛紛佈局入場,螞蟻、騰訊等品牌推出多樣化的應用,百度小米京東、字節跳動、嗶哩嗶哩等互聯網企業也積極佈局,相繼發佈自己的數字藏品。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8月,QQ音樂發行胡彥斌《和尚》20週年紀念黑膠NFT,開創了國內主流音樂平臺發行數字藏品的先河;同年11月,央視動漫聯合第三方支付平臺發行了兩款3D數字藏品——小龍女和哪吒;同年12月,新華社聯合騰訊通過區塊鏈NFT技術上線免費數字藏品,精選了2021年新聞攝影報道,是中國首套“新聞數字藏品”;2022年1月,周杰倫與好友合辦潮牌PHANTACi聯合元宇宙平臺Ezek限量發行PhantaBear NFT 10000份;同月,嗶哩嗶哩首發的數字藝術頭像“鴿德”正式公開發售;同年2月,由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數字盲盒在nWayPlay平臺發售;同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發佈原創IP數字藏品——3D版“虎娃”。以上產品均上線即售罄,受到年輕人追捧。

然而,這些一推出就被“秒光”的數字藏品,背後存在了哪些問題?盤和林認爲:“目前數字藏品最大的難點痛點,在於我們對於數字藏品的權屬立法尚未明確,而數字藏品平臺並沒有賦予數字藏品產權屬性的能力,沒有明確的權屬,就很難形成交易;其次,數字藏品也存在原創保護的難題,NFT只是打上了防僞標籤,但並不能保證數字藏品不被其他作者抄襲;再者,數字藏品需要依託可信度高的區塊鏈平臺,此類平臺國內尚未形成。”

對此,盤和林建議,數字藏品首先要解決權屬問題,其次要拋開金融屬性,“數字藏品的價值應該來自於文化作品的藝術性和商業性,而不應該來自於稀缺性。多元文化認同下,亞文化羣體分支愈加豐富,而數字藏品是這些文化羣體抒發喜好的最好渠道,必然會有人認同數字藏品的藝術價值,或者認同數字藏品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所以數字藏品未來有需求,但當前時機尚不成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