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評論員 曹中銘

近期,*ST紫晶(SH688086,股價6.77元,市值12.89億元)、澤達易盛(SH688555,股價12.70元,市值10.55億元)兩家科創板公司引發各方關注。箇中原因不是兩家科創板公司取得了什麼不俗的業績,而是由於他們分別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根據告知書,兩家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這堪稱科創板的頭條新聞。

資料顯示,*ST紫晶、澤達易盛分別於2020年2月、2020年6月上市,掛牌時間均不足三年,但卻已經成爲“問題”公司,且存在強制退市的風險。筆者以爲,對於科創板中的害蟲,應及時、快速將其清除出市場,以淨化科創板的市場環境。

兩家科創板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爲,存在某些方面的共同點。

一是招股書存在虛假記載,且上市前後財務造假行爲持續不斷。比如澤達易盛2016~2019年累計虛增營收3.42億元,虛增利潤1.87億元;2020~2021年累計虛增營收2.23億元,虛增利潤1.09億元。*ST紫晶2017~2020年累計虛增營收入7.66億元,虛增利潤3.76億元。

二是財務造假金額巨大。兩家公司造假的金額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佔比都不低。以澤達易盛爲例。2020年至2021年,該公司累計實現營收5.847億元,其中2.23億元爲虛增,虛增營收佔比38.14%;累計實現利潤1.268億元,其中虛增1.09億元,虛增利潤佔比更是高達85.96%,也表明其絕大部分利潤都是“創造”出來的。

三是兩家公司上市後均多次收到監管部門的監管函、問詢函等函件。澤達易盛上市以來短短的兩年半時間,先後4次收到上交所的監管函。*ST紫晶自2021年4月份以來,先後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監管函10餘份,且大多劍指定期報告。

此外,*ST紫晶還是科創板首家上市當年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此外,兩公司涉嫌存在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未按規定如實披露關聯交易、未按規定如實披露股權代持情況等問題,涉嫌存在違規擔保、資金劃扣、投資者訴訟等問題。

從股價走勢上看,兩家公司的上市就是一個“錯誤”。其上市初期,即是其股價最高光時刻,此後步入漫長的綿綿下跌之中,投資者的虧損非常嚴重。像*ST紫晶上市當天股價最高上摸86.59元,最新收盤價爲6.77元;澤達易盛掛牌第二天上摸85.99元,最新收盤價12.7元,高位買入投資者的虧損是不言而喻的。

科創板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科創板首開註冊制試點,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但這並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更不意味着企業可以通過財務造假、包裝粉飾業績、欺詐發行等方式躋身資本市場。相反,由於註冊制重在發行人的信息披露工作,任何與之相悖的行爲,均爲科創板所不容。

此次*ST紫晶、澤達易盛等兩公司出現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爲,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筆者以爲一定要嚴懲不貸,並建議立即啓動強制退市程序,這亦是淨化科創板市場環境的應有之義。導致投資者合法權益受損的,也應由上市公司埋單。

此外,針對科創板兩公司出現的財務造假與欺詐發行行爲,監管部門須啓動追責程序。除了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外,包括兩公司上市前後的審計機構以及保薦機構等,都應在追責之列。

基於科創板的屬性與使命,科創板不僅要堅守板塊定位,也要在發行、審覈、上市等環節嚴格把關,不能讓任何一個害蟲矇混過關。如果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害蟲的,也應及時清除出市場,以達到威懾與警示的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