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首都之窗獲悉,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2022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2022報告》)。其中顯示,2021年薪酬中位值最高的行業爲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新聞和出版業、保險業。同時,其數值大多有所走高。

對此,專家分析表示,排行前五的行業均爲第三產業,其發展速度與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與此同時,高薪酬的智能製造行業展現出了對求職者的強吸引力。專家認爲,隨着製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智能製造可能是一個對於求職者而言更具前景的可選項。

排名前五的行業未變

《2022報告》顯示,從薪酬中位值看,2021年行業薪酬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貨幣金融服務(29.36萬元)、資本市場服務(28.83萬元)、互聯網和相關服務(24.57萬元)、新聞和出版業(20.24萬元)、保險業(19.22萬元)。總體來說,金融、數字經濟、服務業等產業具有較強的薪酬競爭力。

據此前發佈的《2021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度行業薪酬中位值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也是貨幣金融服務(28.54萬元)、資本市場服務(27.06萬元)、互聯網和相關服務(21.01萬元)、新聞和出版業(20.25萬元)、保險業(17.54萬元)。

可見,兩年內,薪酬排名前五的行業沒有變化,除新聞出版業小幅下降之外,其餘行業薪酬中位值均有所走高。“這些行業都屬於第三產業,屬於現代服務業的一部分,這跟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事實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爲53.3%。

具體而言,王鵬介紹,過去3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金融體系也不斷變化,無論是數字化轉型、普惠金融、綠色發展都跟金融息息相關。“因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的金融行業逐步實現了規範化、正規化,行業造富能力、利潤率也逐步走高,自然而然,從業者薪酬待遇水平就相應提高。”王鵬表示,互聯網或者數字經濟等相關行業與金融行業相似,出現了大量的上市公司、獨角獸,發展速度也非常快。

“薪酬水平跟行業資本、技術密集程度、從業者能力水平都是密切相關的。”王鵬指出,“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數字經濟、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本身也是全球財富最密集的行業。”

管理類高精尖人才薪資高達59萬

除行業外,《2022報告》也對崗位薪酬進行了分析,並主要研究了當前企業和社會較爲關心的“技能人才、應屆生、重點產業高精尖人才”三大羣體的薪酬水平。

其中顯示,“初、中、高級技能人才以及技師、高級技師”各技能等級的薪酬中位值分別爲8.5萬元、11.2萬元、11.8萬元、11.9萬元、12.4萬元。

同時,北京市2021屆高校畢業生薪酬數據顯示,在本科學歷中,技術研發/專業技能類崗位、業務類崗位、銷售類崗位、支持類崗位薪酬中位值分別爲9.48萬元、8.77萬元、8.29萬元和7.9萬元;在碩士及以上學歷中,這四類崗位的薪酬中位值分別爲11.29萬元、9.8萬元、9.51萬元和9.16萬元。

在幾類崗位中,技術性崗位相對較高,同時,隨着級別的升高,其薪資水平也有所提高。對此,王鵬進一步分析稱,在技能型人才的薪資上,不只有級別差異,也有工作內容的差異。“在技術研發和專業技能崗位上,包括幾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基礎性的技術工種,對涉及到數字經濟、信息化、互聯網的一些內容做基礎性開發。第二部分是做一些原生性開發,包括基礎算法、模型搭建,是帶有較高的研發性的人才,也是跟互聯網、數字經濟相結合。”王鵬表示,“第三部分就是將軟件硬件相結合,其薪酬力度偏日常的運維,工資就會稍微低一點。”

在管理類高精尖人才中,其薪酬水平則達到了令人矚目的高度。《2022報告》顯示,其薪酬中位值位居前三的產業爲金融、智能/高端製造、數字經濟,薪酬中位值分別爲59.76萬元、55.33萬元、53.44萬元。技術類高精尖人才薪酬中位值位居前三的產業爲金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智能/高端製造,薪酬中位值分別爲30.51萬元、28.99萬元、28.92萬元。

高薪資智能製造成求職熱門

高薪資水平展現出對於大學生等求職者的強吸引力。根據58同城發佈的《第十六屆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研綜合報告》,從大學生求職首選行業來看,IT/互聯網、金融、通信及製造行業排名靠前。事實上,隨着AI、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興起,泛IT行業一直是就業熱門,金融、通信行業則由於收入高、工作環境好,成爲大學生心目中的理想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近年來製造業轉型升級,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製造業熱度上升,更多大學生願意投身製造業。在大學生求職關注行業中,製造行業以8.09%的佔比位列第四。

對此,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製造行業在我國都受到高度重視。“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份額。作爲大國經濟的‘壓艙石’,製造業在驅動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袁帥表示,“隨着國家越來越多地把關注的目光放到先進製造業上,我國製造業已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會有很多大的調整,特別是科技創新和經濟外循環,包括對製造業產業結構的升級、產業鏈的升級,甚至包括實現‘碳中和’目標等。”

“從目前來說,我國大力發展製造業,未來隨着製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智能製造可能是一個對於求職者而言更具前景的可選項。”王鵬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冉黎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