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和亞洲金融高峯論壇上表示,要深化跨境監管合作,健全跨境風險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完善區域流動性合作和危機救助安排,維護主權貨幣穩定。強化金融監管,保障區域金融韌性與安全。深化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跨境執法合作,共同打擊違法違規活動。加強關鍵金融基礎設施保護和數據安全國際合作,協調處置網絡安全風險,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他還指出,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將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主動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爲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增添活力、拓展空間。金融業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

周亮談到,要立足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優化雙循環金融鏈接機制,吸引全球高質量金融資源,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便利商品和要素流通的基礎上,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構建與國際相銜接的金融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深化中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才互動交流。

附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和亞洲金融高峯論壇上的講話

各位嘉賓,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本次金融街論壇和亞洲金融高峯論壇。我代表中國銀保監會,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中國銀行業保險業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峯會上提出,各國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時代課題,共創未來。今天,我們共聚一堂,商討亞洲區域經貿金融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古以來,各種璀璨文明在亞洲交相輝映、共同發展,爲人類創造了輝煌的制度成果和物質財富。過去幾十年,亞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區域合作不斷深化,是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亞洲國家相向而行,攜手抵禦疫情的負面影響,率先實現復甦,爲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一股暖流。今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標誌着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區域成員國積極利用關稅減讓、原產地累積規則、貿易便利化等開放紅利,共同打造區域經貿一體化新範式,構建了更加開放廣闊的區域市場、更加緊密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夥伴關係和更加透明便利的投資環境,爲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各位同事!

亞洲的發展充分證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化遭遇逆風,通脹、疫情、地緣衝突、糧食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對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構成新的挑戰。同時也要看到,推動世界各國開放合作的願望和動力正在增強。國際環境越是複雜嚴峻,越需要我們凝聚共識、克服分歧,加強務實合作、一起攜手應對。亞洲經濟總量在全世界佔比達到47.4%,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亞洲各國要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匯聚合作之力,共紓發展之困,齊聚創新之勢,同謀共享之福,沿着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軌道繼續前行。

一是合力推動經濟穩定復甦。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完善常態化溝通機制,深化發展戰略對接,發揮市場資源聯動效應,增強經濟發展動能。創新推廣各國在涉農、扶貧、小微、幫困等普惠金融領域有益經驗。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服務體系,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金融服務環境,彌合數字鴻溝,推動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二是攜手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亞洲各國經濟和產業結構具有較強互補性,長期發展中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共同體。要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圍繞資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優化跨境金融服務,積極開展數字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合作,推動產業鏈鞏固升級,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

三是共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深化跨境監管合作,健全跨境風險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完善區域流動性合作和危機救助安排,維護主權貨幣穩定。強化金融監管,保障區域金融韌性與安全。深化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跨境執法合作,共同打擊違法違規活動。加強關鍵金融基礎設施保護和數據安全國際合作,協調處置網絡安全風險,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四是協同推動國際治理改革。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拓展國際交往對話,廣泛凝聚共識,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體系改革,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反對單邊制裁、極限施壓,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更加公正合理。

各位同事!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科學謀劃了未來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中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爲世界提供新機遇。2018年以來,中國先後推出50多項金融開放政策,有12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新落戶中國。與10年前相比,在華外資銀行、保險公司資本分別增長50%和130%。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堅定不移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

一是展現更加主動的開放姿態。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將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主動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爲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增添活力、拓展空間。金融業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

二是構建更加多元的開放局面。立足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優化雙循環金融鏈接機制,吸引全球高質量金融資源,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便利商品和要素流通的基礎上,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構建與國際相銜接的金融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深化中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才互動交流。

三是營造更加優質的開放環境。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爲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落實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鼓勵中外資金融機構發揮各自資金、技術和經驗優勢,在產品、業務、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合作,互惠共贏。

四是健全更加安全的開放體系。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升微觀審慎監管水平,優化監管手段方式,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健全審慎監管體系,築牢金融安全網,及時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加強與國際組織的溝通交流,推動多邊和雙邊金融監管合作,促進形成更加公平透明的國際金融治理格局。

各位同事!

亞洲好,世界才能更好。讓我們攜手同心、行而不輟,堅持互利共贏、團結合作的理念,共同爲實現亞洲經濟金融繁榮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