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進

“近一段時間,我認真學習黨的精神,更加堅定了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的信心和決心。”艾樂松表示,“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的殷殷囑託,用實際行動踐行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老兵精神,讓中醫藥文化在邊疆開花結果。”

艾樂松的家在山東濟寧,2014年,他從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在十四師四十七團參加志願服務的同學向他發出邀請,希望他來團場一起工作。瞭解到四十七團缺少中醫醫生,艾樂松主動申請成爲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一名志願者,來到了四十七團。服務期滿後,他選擇留在四十七團醫院工作,立志爲兵團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艾樂松積極參與四十七團醫院中醫科的籌建,並負責中醫科的臨牀診療、康復保健等工作。在他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下,四十七團醫院中醫科診療項目從最初的3個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個,牀位數也從2張增加到了12張。爲提高業務技能,他不斷鑽研醫術,購買了大量中醫學書籍學習理論知識,還經常在自己身上練習鍼灸、拔火罐,堅持爲困難羣衆免費診療。如今,艾樂松擔任四十七團醫院團支部書記、中醫科負責人,被評爲兵團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員,經他診治的患者有3萬餘人。

從剛畢業時的懵懂青年成長爲四十七團醫院學科帶頭人,艾樂松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說:“看到治癒患者和家屬對中醫的信任,我感到十分滿足,也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