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曄

在複雜的宏觀環境下,鬥魚(NASDAQ:DOYU)連續兩個季度實現調整後盈利。

北京時間11月21日,鬥魚發佈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該季度鬥魚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創新營收模式,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再一次實現單季盈利。其中,該季度總營收爲17.98億元;毛利潤爲2.51億元,對應毛利率14.0%。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鬥魚淨利潤2570萬元,同比環比均顯著提升。

鬥魚的用戶規模保持穩定,第三季度,鬥魚移動端平均MAU(月活躍用戶)爲5710萬,環比上漲2.5%。數據的增長,證明了用戶並未因爲鬥魚缺失部分版權賽事內容而流失,平臺上優質的精品自制內容和主播內容依舊保有着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財報還顯示,第三季度鬥魚平均付費用戶數量爲560萬,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ARPPU)增長至319元。

鬥魚憑什麼能夠牢牢抓住遊戲用戶?在這背後,離不開鬥魚延續穩健的發展策略,強化佈局精品自制內容,給用戶帶來了更加優質的內容服務。尤其是豐富的互動體驗促使鬥魚社區活躍度、用戶黏性、付費意願持續提升。

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表示,未來鬥魚將繼續完善以遊戲內容爲核心的社區生態,基於遊戲特點和深厚的主播資源,加深與遊戲廠商的合作,以社區互動爲驅動力,持續推進和完善遊戲內容建設和互動性功能,堅持執行“以遊戲爲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臺”的發展戰略,保持國內遊戲直播行業的領先地位,探索新的增長點,促進鬥魚的長期健康發展。

持續盈利背後:如何降本增效

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的背後,陳少傑表示:“在複雜的宏觀環境下,我們一方面通過持續的內容投入和服務創新穩定了用戶規模;另一方面提升收入質量,加強成本控制,實現了公司整體業務的基本平穩。”

直播是鬥魚的核心業務,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鬥魚直播收入爲17.05億元,廣告和其他收入爲9330萬元。

在成本控制和費用優化方面,鬥魚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成本爲15.47億元,比2021年同期的20.70億元下降25.2%。其中收入分成費和內容成本從2021年同期的18.40億元人民幣降至13.20億元。與此同時,第三季度的銷售和營銷費同比下降25.9%至1.62億元。一系列降本增效之下,鬥魚2022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1.9%提高到14.0%。

截至三季度末,鬥魚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和存款餘額爲68.7億元。

鬥魚財務副總裁曹昊表示,充沛的現金儲備賦予了鬥魚在充滿挑戰的宏觀環境下應對挑戰和變化的靈活性。在穩定和優化核心業務財務表現的同時,鬥魚將持續探索新的變現方式和運營模式,努力爲股東帶來長期價值。

精細化運營:用戶付費意願提升

降本增效的同時,遊戲直播行業早已轉向深耕細作模式,通過自制優質內容、發力大衆化賽事等方式來豐富社區內容,同時探索基於遊戲的新商業模式,迴歸商業本質。

圍繞內容生態體系搭建方面,第三季度鬥魚更加註重互動性內容的創新,堅持精品自制內容和遊戲分區的精細化運營,爲用戶構建積極健康的社區生態。

自制賽事方面,鬥魚更加註重豐富賽事類型,共計推出了90場自有品牌電競賽事。其中,《鬥魚王者榮耀大師賽》《2022鬥魚和平精英秋名山杯第五季》等專業化賽事,仍然作爲官方賽事的合作通道,保持着極高的專業性和觀賞性。與此同時,憑藉雄厚的頭部主播資源,鬥魚將專業賽事大衆化,打造了一系列主播IP賽事,如英雄聯盟主播Doinb發起的《2022 LBL秋季賽》、王者榮耀主播Gemini發起的《幸運杯》、騷白髮起的《木蘭武道會》等,爲平臺和主播帶來了更廣泛的用戶關注。

爲順應全民電競趨勢,鬥魚還推出了一系列大衆化自制賽事。例如,針對企業用戶的《王者榮耀企業聯賽S2》,面向高校學生羣體的《“摘星杯”高校對抗賽》《CS:GO名校對抗賽》等。這些細分賽事不僅覆蓋了廣泛的用戶羣體,令遊戲社區活躍度大幅提升,鬥魚也通過專業賽制的形式和官方主播的解說爲用戶提供了媲美職業賽事的參與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鬥魚打造的專屬於女性玩家的《穿越火線女神賽》《永劫無間女神賽》,爲女性用戶提供了展示自身遊戲實力的舞臺,也進一步完善了平臺女性主播招募和培養體系。

PGC自制綜藝方面,鬥魚第三季度共推出了《光速大逃脫-仙鋒隊特輯》《最佳玩家》《湖南bangbangbang》《奔跑吧主播6》《陝北一家人》等十餘檔節目。不同主題、不同場景的綜藝IP,不僅成爲傳統遊戲內容的有益補充,創作團隊更基於直播綜藝的實時性和互動性,在節目中增加了遊戲道具、隊友/對手選擇權等用戶可跨屏參與的互動環節,既增添了內容的趣味性,也實現了營收手段的創新。

優質內容驅動用戶打賞之外,鬥魚也進一步加強了對收入模式的探索。

例如,在年初鬥魚上線“鑽粉會員”服務後,鬥魚通過推出多樣性的會員增值權益,提升了用戶會員付費意願。第三季度,鬥魚的鑽粉會員權益升級上線了粉絲與主播的專屬空間——“粉絲家園”,爲持有主播粉絲牌的用戶提供一個與主播共同成長的記錄空間,進一步增強了粉絲與主播之間的互動和黏性,也成了促進粉絲付費的新方式。

此外,第三季度,鬥魚聯合騰訊雲平臺創新搭建了基於雲遊戲技術的“雲觀賽”場景模式,推出了一個虛實結合的電競賽事場館,讓觀衆們能夠在“虛擬世界”裏沉浸式、破時空地觀看賽事、互動社交,還能夠實現“萬人同屏”以及直播間禮物打賞3D特效。

基於可互動的可嵌入賽事直播流的虛擬場館,不僅增加直播趣味性,增強用戶黏性,更打開了直播流量變現的想象空間,比如主題場館定製、館內3D道具、圖片/視頻等廣告贊助形式等等。

諸多行之有效的運營玩法,顯著提升了用戶的付費意願。儘管該季度鬥魚取消了部分回報率低的新付費用戶營銷活動,但平臺用戶粘性得到大幅提升,用戶因優質內容而樂於付費,這也意味着鬥魚的收入質量更加健康和可持續。

展望未來發展,鬥魚管理層表示,將繼續堅持“以遊戲爲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臺”的發展戰略,通過創新產品形態、豐富內容矩陣、創新技術研發來增強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將鬥魚打造成一個持續活躍繁榮的用戶社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