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面對美國政府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案》,過去數月在能源和防務等領域分歧不斷的法德兩國日前終於決定拋開過往齟齬,同意歐洲應共同對華盛頓作出強硬回應,歐洲必須優先捍衛自己的利益。

綜合“政客”新聞網歐洲版、彭博社和路透社報道,在兩天的高級別部長級會議後,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與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當地時間22日在巴黎召開聯合發佈會,做出上述表態。

勒梅爾表示,《通脹削減法案》所帶來的“現狀”(status quo)不可想象,美國冒着引發跨大西洋貿易戰的風險出臺該法案是不負責任的。他提出,歐盟方面可以出臺“購買歐洲產品法案”(buy European act)作爲回應,以捍衛歐盟內部的產業。

“美國剛剛在我們眼前進入了新的全球化,在美國本土發展其工業能力。”他強調,“歐洲決不能成爲‘最後的莫希幹人’。”《最後的莫希幹人》是美國作家庫柏的長篇小說,講述了18世紀英法兩國爭奪北美殖民地期間,莫希幹族原住民展開鬥爭的悲壯故事。

據悉,歐盟將在下個月派遣工作組前往華盛頓,傳達布魯塞爾對於《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憂。事實上,歐盟早已就此與美國成立特別小組展開談判,但數週以來收效甚微。

目前距離該法案最終條款明年1月1日生效只剩下六週時間。哈貝克表示,如果與拜登政府的談判沒有結果,就應探討加強歐洲工業的措施。勒梅爾也稱,歐洲需要在工業項目上加快步伐。

同日,勒梅爾與哈貝克發佈聯合聲明呼籲制定一項歐盟工業政策,使區域內的企業能夠在全球競爭中蓬勃發展。其中明確寫道:我們希望密切協調歐洲應對如美國《降低通貨膨脹法》等挑戰的方法。”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指出,儘管聲明避免直接使用“補貼”一詞,但它談到需要“探索工業政策的可能性,以防止第三國保護主義措施的負面效應”,並“建立一個歐洲轉型技術平臺”。聲明同時呼籲歐盟委員會加快步伐批准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PCEI)下的國家援助。

不過,該聲明強調,任何歐盟國家援助措施必須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這意味着它們不應該歧視外國投資者。

關於具體支持措施,“政客”新聞網歐洲版22日援引兩名歐盟高級官員報道稱,歐盟正計劃通過“歐洲主權基金”向歐洲企業提供大量補貼,以對抗《通脹削減法案》約4000億美元的資金補貼。

有分析認爲,在歐盟不願意同美國開啓全面貿易戰的情況下,實際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雙方開始進行“補貼競賽”。德國總理朔爾茨22日在柏林參加《南德意志報》舉辦的經濟峯會時也發出類似警告。

相較之下,朔爾茨建議,可以簽署一項有限的歐盟一美國貿易協定,來化解這種緊張關係。“我們還應該再非常仔細地考慮與美國簽訂工業關稅協議的想法。”他補充。

哈貝克22日也向記者指出,美國與歐盟的工業補貼政策最大區別並非在於投入資金的規模,而是“作出決定的時長”。歐盟的國家援助政策可爲跨境項目大規模調動國家補貼,但審批流程往往漫長而複雜。

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其中部分條款規定,美國政府將爲在其本土製造的電動車相關產業等提供高額補貼。這一舉措引發歐盟國家不滿,歐盟國家認爲,這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構成歧視。有分析稱,該法案或加劇歐洲工業生產萎縮,並且促使企業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除此以外,已在美國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投入巨資的日本、韓國反應也尤其強烈,均對該法案發出了警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