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近期,部分私募在新發產品時宣佈免掉管理費,引發市場關注。市場人士認爲,背後原因可能是爲了吸引更多投資者買產品,也表達了私募希望通過制度來強化和客戶利益的一致性。

談及降費對私募機構的影響,受訪人士提示稱,雖然短期來看降費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撫或營銷作用,但長期而言,公司收入下降會對投研及經營管理的提升形成掣肘,從而影響產品業績的競爭力和公司的長遠發展。尤其對於那些中小私募而言,降費對其經營發展的影響較大。

讓利投資者、強化利益一致性

私募推出新發產品減免管理費

近期,深圳市弘源泰平資產新發一隻多元化CTA進取型私募基金,提出投資人如果11月認購,即享費用全免1年,包括1.5%的管理費和20%的業績報酬,在業內引發關注。

還有一家小型私募基金也宣佈,開啓三年鎖定期“零固定管理費”的模式,但後端業績報酬提高到25%,通過制度來強化和客戶的利益一致性,未來只有客戶賺了錢,私募纔有收入。

格上富信產品總監崔波表示,近期有管理人推出新產品免管理費,但仍是個別現象,未形成行業趨勢。其主要原因是今年市場行情慘淡,大量權益產品回撤較大,導致投資人整體信心不足,基金募集量幾乎進入冰點。在這種背景下,部分相對較新、管理規模較小的管理人發行免管理費的產品,其一能吸引投資人的關注,可能會吸引更多資金;其二也代表了管理人對於當前市場的看好以及對於自身投資能力的信心,既然免收管理費,那麼其主要收入來自後端,希望吸引更多資金,低點建倉,待市場好轉後,可以使得收益最大化。

朝陽永續基金研究院研究總監尹田園稱,受基礎市場疲弱影響,今年產品發行遭遇逆風,爲推動產品發行,私募推出免管理費的新產品以吸引客戶。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認爲,近期部分私募推出免收管理費的產品,更多體現出私募追求絕對收益,以提取業績報酬作爲提取管理能力回報的方式來體現收益。“免收管理費是私募回饋和保護客戶的一種方式,這種行爲更能體現出私募的價值。但是,免收管理費對於一些小型私募而言,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日常運營甚至團隊的穩定,所以比較難以做到。”

招商證券金融產品研究首席、研究諮詢部執行董事賈戎莉說,私募基金免收管理費,背後原因通常是通過降低費用,達到促進新產品銷售或者安撫投資者、提升投資者感受的目的。

市場震盪產品出現回撤

今年部分私募減免管理費

事實上,由於今年市場震盪,不少私募產品業績出現大幅回撤,一些私募選擇減免管理費來安撫客戶。比如今年2月,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發話,旗下所有產品累計淨值在1元以下的,都不收取管理費,等回到1以上再收;4月,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表示,會對單位淨值低於1元的產品採取管理費或固定投資顧問費暫時減收60%的措施;9月,希格斯投資也宣佈免除旗下水手系列產品半年的管理費。

胡泊表示,私募的管理費在1%-2%,業績報酬是20%左右。其實私募圈降費的情況比較少見,今年主要是受行情拖累,私募基金賺錢效應欠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認購私募基金的熱情,因此纔有私募通過降費這種讓利的方式來安撫投資者,激發投資者的認購以及持有信心。

崔波也稱,今年私募圈降費的情況只是零星個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一些回撤較大的管理人可能會有管理費減免或某些淨值之下的階段性管理費減免;另一種是一些較新的管理人在艱難環境下爲募資會減免管理費。

降費對中小私募的影響較大

應當辯證地看待這一舉動

除了東方港灣、敦和資管、正心谷這種百億私募外,近來有不少中小私募也加入“降費大軍”,宣佈三年免管理費,或者一年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全免。對此,業內人士認爲,降費對那些中小私募而言並不友好,公司收入下降會對投研及經營管理的提升形成掣肘,進而影響產品業績的競爭力和公司的長遠發展,這一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尹田園向記者說道,一般而言,私募機構運營成本構成包括,投研團隊乃至配套人員基礎薪資成本和獎金、市場營銷及差旅開支、辦公場地及中後臺設備運營等支出。每年這些剛性成本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免除管理費,對於那些沒有基礎管理規模或歷史盈餘累積的私募機構而言,影響還是不小的。

賈戎莉同樣認爲,對於中小型私募而言,免管理費或者管理費與業績報酬全免,對其影響是比較大的。短期來看也許可以獲得一些市場關注,但減免管理費會使私募管理人的收入顯著下降,尤其在市場震盪下行、基金收益不佳、難以獲取業績報酬的情況下,會對管理人的財務狀況形成較大壓力,進而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投研建設、軟硬件投入,遠期來看不利於私募管理人的穩健經營和長期發展。

崔波表示,中小私募的固定成本可以從簡,但投研成本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無論是免三年管理費還是一年費用全免,對於管理人而言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管理費作爲私募管理人的一項重要收入,是多數私募管理人的日常運營費用。這項費用的減免會使得私募管理人的日常收入大打折扣,對於一些沒有豐厚積累的管理人而言更是巨大沖擊,可能直接造成到投研人員收入、數據庫採買、外包投研費用的壓縮等,進而影響投研成果,最終對產品業績形成壓力。

胡泊認爲,免收管理費相當於私募用於回饋客戶和保護客戶的一種方式,但對於一些小型私募而言,可能會對影響到公司的日常運營甚至團隊的穩定,所以比較難以做到。

對於私募減免管理費這一行爲,投資者應當辯證地看待。賈戎莉強調,管理人讓利於投資者,短期可以起到一部分安撫或營銷作用,但長期來看不利於管理人的投研實力提升,亦不符合“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契約精神。降費解決的是短期矛盾和表面矛盾,降費的舉動不符合私募行業的價值本質,亦不會成爲行業趨勢。

崔波認爲,私募降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私募管理人宣佈降費看似是對投資人有所“交代”,但這並不能改變產品已經發生回撤的事實,最終管理人還是要靠業績在行業中立足。另一方面,降費後管理人的收入必然受到影響,長遠來看壓縮了管理人的投研支出,使得產品業績不能按市場節奏儘快修復。

“私募降費不會成爲長期趨勢,更多是市場環境不好時的應對措施。畢竟策略開發、產品運營等都需要大量持續的投入,而這些都來自於管理費和業績提成收入。”尹田園說道。

胡泊表示,免管理費和業績報酬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私募應該以業績爲導向,然後收取合理的費用,如果客戶不支付或者過少支付相關費用,往往也不能夠讓私募管理人盡心盡力的來進行投資管理,一旦形成這種無效反饋,會導致管理人失去進取心。所以從長期角度來看,免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可能並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