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自2018年9月啓動舊改工作後,經過4年多的修繕,11月27日,上海首個保護性徵收城市更新項目——張園正式揭幕,其中張園西區作爲項目首期率先向公衆開放。

《華夏時報》獲悉,張園由上海靜安置業集團投資、其下屬上海靜安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並由太古地產和上海靜安置業集團共同投資的上海塏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塏業商管”)直接運營管理。

作爲城市更新的標杆城市,上海在歷史文化建築保護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據悉,上海已建立覆蓋全市範圍“點、線、面”相結合的保護對象體系,制定各級歷史風貌保護規劃,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保護城市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保護性徵收”推進歷史建築活化利用

2018年9月30日,始建於1882年、被譽爲“海上第一名園”的張園啓動舊改工作。由於張園匯聚了上海開埠以來28種不同建築風格的石庫門裏弄住宅,靜安區採取了“徵而不收,人走房留”的保護性徵收模式,“一幢一策一方案”地進行修護,盡最大可能保留保存歷史風貌和歷史建築。

據瞭解,保護性徵收模式是上海市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積累的重要經驗,上海城市更新之路經歷了從“拆改留”到“留改拆”的探索過程,政府管理者與城市運營商也越來越意識到城市歷史建築的人文價值與建築歷史價值。

公開資料顯示,張園於1885年向公衆開放。目前面積約4.68萬平方米,保留有13處市優秀歷史建築、24處區文保點以及5處規劃需要保留的歷史建築。

經過長達4年的修繕,今年11月27日,張園正式揭幕,其中張園西區作爲項目首期率先向公衆開放。

據上海靜安置業集團董事長時筠侖介紹,公司一直堅持有效保留保護石庫門裏弄建築文化肌理,通過建立建築“一幢一檔”歷史資料檔案,開展石庫門建築原材料原工藝及預防性保護技術等研究,從歷史與科學的角度對張園建築的修繕、保護、利用提出指導性意見,並始終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推進歷史建築活化利用,堅持傳統海派文化與國際時尚文化相融合,文商旅聯動發展,努力打造出一個新舊交融、東西結合的靜安新地標,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品質。

目前,張園地上樓面面積約6萬餘平方米,打造包括國際級創新文化場所、高端辦公、特色藝術公寓、一家精品酒店及一系列零售和餐飲業態。其中,首發的張園西區地上建築面積共約2萬平方米包含16幢歷史建築,形成8個組團,定位爲高端商業聚集地,攜手法國路威酩軒集團、瑞士歷峯集團、法國開雲集團,共創了國內首個與藝術跨界融合的城市更新商業社區,張園東區則計劃於2026年年底前向公衆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0年首次進入內地市場以來,太古地產已在北京、廣州、成都、上海等地打造了7個商業項目,而上海更是唯一一個聚集了太古匯、太古裏兩大品牌的一線城市,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加上張園項目,可以看出太古地產深耕上海的決心。

太古地產行政總裁彭國邦強調,公司將繼續與靜安置業集團一起,穩步推進張園的後續保護性開發及商管工作,進一步助力南京西路片區城市更新與后街經濟發展,提升區域經濟能級。

上海加速推進歷史文化建築保護

作爲城市更新的標杆城市,上海在歷史文化建築保護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而張園的重新亮相,也顯示出上海在城市更新領域對於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成就。

據公開資料,上海一直在高水平推進城市更新。其中,在20世紀80年代,上海城市更新主要是以解決居住條件爲主的重建舊改;90年代,則是以發展經濟的“拆改留”模式爲主,發展商業經濟和生產;在本世紀初,開始注重存量保存和維護,主要代表項目有新天地和思南公館;近10年來,則是圍繞有內涵的有機更新進行操作。

今年6月,據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人士介紹,上海歷史悠久,是198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38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58處優秀歷史建築、397條風貌保護道路(街巷)、250處風貌保護街坊、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基於此,上海已建立覆蓋全市範圍“點、線、面”相結合的保護對象體系,制定各級歷史風貌保護規劃,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保護城市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而近年來,上海也紮實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落實“嚴格保護”的底線管控、“整體保護”的綜合治理、“以用促保”的創新發展理念,探索傳統歷史文化更富創意的“打開方式”,開展歷史街區整體保護和活化利用實踐行動。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期間,爲破解城市更新資金難題,上海還積極探索設立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介入等形式,推進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

例如,2021年6月,上海採用了“引導基金+項目載體”模式,發起總規模達到800億元的城市更新基金。其中引導基金規模爲100.02億元,投資領域將聚焦於上海市城區的舊城改造、歷史風貌保護、租賃住房等城市更新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