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述兩家公司的IPO保薦機構來說,“靴子”還未真正落下。

11月25日晚,中信建投(601066.SH)、東興證券(601198.SH)發佈風險提示公告,就分別保薦的IPO項目紫晶存儲(現爲“*ST紫晶”,688086.SH)和澤達易盛(現爲“*ST澤達”,688555.SH)涉嫌欺詐發行及信披違規事項向公衆公開致歉,並稱將全面配合監管部門工作。

由於案件正在調查中,對兩家券商的具體影響尚不確定。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紫晶存儲與澤達易盛分別於2022年2月、2022年5月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調查,二者於11月18日收到了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意味着證監會對於兩家公司涉嫌欺詐發行、信披違規事項已有調查結果。

不過,從以往類似案例來看,發行方收到行政處罰通知,到相關保薦機構收到處罰通知,間隔時間或將近一年。所以,對於上述兩家公司的IPO保薦機構來說,“靴子”還未真正落下。

但從股價表現來看,截至11月28日收盤,中信建投報收23.86元,下跌3.4%;東興證券報收7.95元,下跌2.69%。

收1.6億元承銷保薦費沒發現財務造假?

根據Wind數據顯示,紫晶存儲和澤達易盛均於2020年登陸科創板,二者的承銷保薦費用分別是1.19億元和0.43億元,而這兩單合計超1.6億元承銷保薦費的IPO項目目前均被查明存在財務造假行爲。

根據證監會對紫晶存儲下發的行政處罰公告,紫晶存儲存在欺詐發行事實,其在招股書應披露的2017年-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中,共虛增營業收入2.21億元,虛增利潤0.86億元,並且未在招股書中披露2017年-2019年上半年共計1.35億元的對外擔保餘額。

上市之後,紫晶存儲在其年報中繼續通過財務造假虛增收入,數額相比未上市時期更爲巨大。2019年-2020年紫晶存儲虛增營收6.11億元,虛增利潤3.15億元。此外,上市後其仍然存在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的情況。

澤達易盛的財務造假行爲也頗爲猖獗。其首先在招股書應披年份2016年-2019年累計虛增營收3.42億元,累計虛增利潤1.87億元。上市之後,其在2020年-2021年累計虛增營收2.22億元,虛增利潤1.09億元。

此外澤達易盛還存在虛增在建工程、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以及隱瞞股權代持情況等問題。

從處罰公告來看,紫晶存儲被罰3668.52萬元,澤達易盛則被罰8600.04萬元。目前暫不確定兩家公司是否要因重大違法事項而被強制退市。

兩券商投行業務或將受重創

數額如此巨大的財務造假事件,兩者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以及持續督導機構中信建投和東興證券要承擔多少責任也成爲大衆熱議的話題。

根據2008年頒佈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保薦機構提交的與保薦工作相關的材料存在虛假記錄、盡調未有效執行等問題,視情節輕重,暫停保薦業務資格3-36個月。

11月28日,華南一投行業內人士對時代財經指出,業內目前最高暫停保薦業務資格的時間記錄是6個月,這兩起應該也不可能超過這個時間。“康美當時的保薦機構被罰暫停6個月投行業務,暫停12個月債券承銷業務,業內是比較震驚的,這個處罰力度在當時看來非常大,如果暫停時間再久一點,對公司投行業務的影響是不可預計的。”

同日,時代財經致電中信建投和東興證券,詢問公司展業影響。

其中,中信建投表示,目前沒有收到監管部門對公司關於紫晶存儲項目的結論性文件。“我們也基於此次事件,對整個投行業務進行了梳理,排除風險,提高相關業務部門在信批合規等方面的標準要求,使業務有一個更高質量的發展。”

東興證券相關工作人員則稱,目前沒有到最後責任認定階段。“公司還沒有收到最後的通知。”

雖然兩家券商都表示“靴子”尚未落下,但根據此前有關案例的判罰記錄,類似財務造假以及欺詐發行的案例,券商投行業務都將受到重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