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入冬”。中央氣象臺11月29日10時繼續發佈寒潮橙色預警:預計11月29日14時至12月1日08時,東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西南地區東部、華南中北部等地將先後降溫8~14℃,局地最高降溫可達20℃。

這次寒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降溫劇烈,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由前期明顯偏高迅速轉爲明顯偏低。這意味着,此次短時間內全國氣溫驟降,不僅在體感上會讓很多人感到不適,在應對上也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既有經驗。

尤其是,前段時間氣溫較往年同期明顯偏高,可能會影響大家對寒冬的判斷。相關防寒準備工作是否到位了,需要儘快予以檢視,各個方面都應立即重視起來,千萬別低估寒潮可能給方方面面帶來的影響。

應該說,應對寒潮和降溫,我們並不缺乏經驗和預案。但這輪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絕不能對可能引發的災害與損失掉以輕心。事實上,本月初國家應急管理部就指出,要密切關注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變化趨勢,加強與氣象、交通運輸、能源等部門聯合滾動會商研判,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現在,寒潮已經在路上,各個系統都應及時關注、預警,加強協作聯動,完善預案,確保應急響應機制能夠儘快運轉,將寒潮帶來的影響和衝擊降到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降溫在一些地方還伴隨着大風、暴雪等極端天氣。如新疆阿勒泰市28日深夜發佈通報,極寒天氣已導致該市一項目工地7名工人遇難。而據氣象部門披露,自11月26日下午起,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中西部等地出現強降溫,普遍出現大風天氣,部分地區極大風速甚至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這種複雜天氣狀況,無疑對防寒、防災應急預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各部門都應該守土有責,提前採取預防措施,盡力減少寒潮引發的次生災害。比如,氣溫驟降往往很容易引發感冒、心腦血管等疾病,意味着社會正常的就醫需求在短時間內也可能會有所上升;極端天氣下,戶外核酸檢測是否應該作出調整?這些都該有充分考量和應對。

同時,也要特別注意農村等薄弱環節的安全過冬保障。像往年都發生過農村烤火安全事故,相關安全預警與安全常識普及,應該儘快落實,確保不能留死角。此外,要幫助農業、水產業、畜牧業等及時採取積極的防霜凍、冰凍等防寒措施,努力降低經濟損失。

罕見大降溫,需要有超越常規的重視和應對。把應急預案織得更密、更周全一些,把安全防護措施執行得更牢、更到位一些,確保每一個人安全、溫暖過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