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11月29日, Faraday Future (以下簡稱“FF”)宣佈FFIE董事會已任命FF中國CEO陳雪峯爲FF全球CEO,立即生效。FFIE董事會在對公司2021年7月上市以來的業績進行全面評估後,解除了畢福康全球CEO職務。長期以來,FF高調的宣傳與遲緩的行動形成反差,備受市場詬病,如今的“換帥”能否成爲一個轉機?

財務上壓力持續

對於FF更換“掌門人”的原因,市場觀點猜測,或是因爲三季度財務持續的虧損,才令FF董事會必須設法止損。

據近日公佈的FF三季報數據顯示,期間該公司淨虧損1.03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FF淨虧損3.9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達到4.32億美元,雖然三季度運營虧損從去年同期1.85億美元收窄至8060.5萬美元,但前三季度運營虧損高達3.6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2.32億美元的運營虧損有所擴大。

儘管美股向來被看作熱錢遍地,利潤和估值往往南轅北轍,但FF的“燒錢”速度也着實令投資者擔憂,成立至今,尚未交付新車的FF,累計虧損已擴大至33億美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FF賬面現金餘額僅剩3176萬美元,負債總額達到2.53億美元。

有投資者猜想,如今陳雪峯執掌FF,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能讓FF變得腳踏實地,不再繼續紙上談兵,從陳雪峯履歷來看,陳雪峯在加入FF之前曾任職於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福特亞太設計中心和奇瑞捷豹路虎。FF方面稱,作爲全球CEO,陳雪峯的首要任務是將 FF 91 Futurist推向市場,實現對股東、投資者、全球合作伙伴、用戶和員工的承諾。

不過即便91 Futurist成功上市開售,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也並不意味着FF之後一片坦途。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談到,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無論其市佔率高低,能有車在街上跑就已經難能可貴,因爲新能源相關產業鏈條極長,部分環節的技術路線仍在推敲中,這就需要車企必須緊跟市場迭代產品,很難出現等產業鏈成熟再坐享其成的情況,FF遲遲不能“交卷”,或許已經喪失先手機會。

高端化是否可行

有業內觀點指出,如今FF汽車能否量產似乎已不再重要,在美國特斯拉、國內“蔚小理”領跑市場的背景下,幾乎沒有給FF留有足夠的市場空白。

那麼FF將從何處突圍?從其現有的策略來看,高端化或是其想走的路線。具體來說,FF 91在美國售價爲28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爲176萬元,國內預計售價約爲280萬元人民幣。

然而,特斯拉Mode l3標準版美國售價摺合人民幣23.09萬元,國內售價25.09萬元人民幣,Model Y 長續航版美國售價摺合人民幣31.5萬元,國內售價也才34.79萬元人民幣。在特斯拉屢屢降價、國內品牌平價售車的背景下,FF這個初生牛犢逆勢而動能否成功?

廣科諮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認爲,從賈躍亭執掌樂視的經歷來看,其語驚四座、引人關注之後留下一片狼藉,儘管在美國資本市場長袖善舞,但FF依然數次瀕臨險境,新能源車的高端化固然容易吸引市場目光,但新成立的品牌並沒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

專家指出,從全球市場看,除了特斯拉一枝獨秀外,大衆、豐田、比亞迪緊隨其後,然而這些新能源車的行家裏手,其拳頭產品售價大多在15萬-45萬元,或能說明打造豪車並非新能源市場主流。從數據上看,今年三季度,保時捷旗下純電動車型Taycan全球銷量約爲6196輛,同比下降了30%,或能指明消費者真正的需求。

此外專家還表示,規模效應對於車企而言至關重要,例如對於國內新晉品牌“蔚小理”而言,能否突破年銷10萬輛的關口長期爲人所關注,這一方面意味着面對波動的產業鏈,規模化工廠有更強的抗壓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新品牌是否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換帥”之後的FF,或許也需要擺脫一廂情願的高端化設想,切實地爲其銷售額、銷售量打下基礎。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王柱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