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魏彤 廣州報道

11月3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根據提問做出回應。  

張周斌表示,當前我們除了堅決處置好各區的本土疫情,更重要的是守住第一道防線,也就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根據目前的防控形勢以及病毒的傳播特點(傳播速度更快、隱匿性更強),就需要在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更早”“更及時”“更精準”地開展工作。

“更早”,就需要我們更加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人員。因爲絕大部分疫情的首發病例還是來自重點行業的風險崗位,並通過有放大器效應的場所,譬如人流量大、密閉、半密閉場所進一步傳播。因此,落實重點行業的主體責任十分重要,需要大家加強集體碼的使用,來進一步加強員工的健康監測和管理,並依靠規範開展核酸檢測更早地發現疫情。

“更及時”就是通過加強對重點場所的管理,比如說強化入場掃碼,讓我們能夠更快速、更及時地甄別密切接觸者。

“更精準”,就是要根據流調結果,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域。因爲只有精準劃定,才能做到快速管控,快速篩查,快速解封,從而快速控制疫情發展,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市民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

張周斌表示,對於市民來說,依然需要大家繼續做好個人健康第一責任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按需開展核酸檢測,並配合做好公共場所的掃碼、測溫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以上這些措施的優化,就是爲了進一步築牢科學精準、切實有效的疫情防控屏障,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這場硬仗。” 張周斌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