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北京市第42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11月30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378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157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21例。当前本市各区疫情差异化明显,朝阳区疫情高发,通州区、经开区疫情增速明显,密云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区新增病例较少,其他区新增病例较多。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本市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自2022年11月30日起,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此外,本市优化核酸检测点位布局,继续完善“15分钟核酸采样圈”,满足市民朋友出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需求。

养老院、福利院实施闭环管理

昨日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通报,11月30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378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157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21例;朝阳区938例,通州区399例,昌平区303例,大兴区178例,丰台区117例,经开区91例,石景山区56例,房山区55例,门头沟区46例,海淀区44例,东城区42例,顺义区34例,密云区18例,平谷区17例,怀柔区、延庆区各14例,西城区12例;重型1例、普通型4例、轻型576例、无症状感染者1797例。

刘晓峰表示,当前本市各区疫情差异化明显,朝阳区疫情高发,通州区、经开区疫情增速明显,密云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区新增病例较少,其他区新增病例较多。各区要充分研判本辖区疫情形势,结合实际情况,分区分类分级优化防控措施;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单位要实施闭环管理,严格出入管理,做好环境清洁消杀,督促场所内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外卖、快递、维修、保洁、保安、餐饮等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行业、单位要建立“白名单”制度,做好人员闭环管理,减少工作区域交叉,降低集体宿舍人员密度,督促员工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既要保障市民所需,又要防范疫情风险传播。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科学评估效果的基础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

自2022年11月30日起,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徐和建表示,近日天气寒冷,市民朋友外出做核酸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在单位或家附近做核酸,可提前了解核酸检测点排队情况,尽量避开排队高峰前往;要规范佩戴口罩,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员建议佩戴N95口罩;排队时要服从现场安排,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一字形排队,不要回字形排队,不扎堆、不抽烟、不聚集聊天。

此外,刘晓峰提醒广大市民,要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外出,不去风险区域,不聚会、不串门、不扎堆,非必要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购物、收取快递和外卖时要戴好口罩,尽量选择无接触方式支付或交接,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及时做好手卫生。

老年人接种覆盖比例较低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新闻组负责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王小娥表示,疫苗接种是防范疫情传播、保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

截至11月30日12时,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368.09万剂次、2367.04万人,其中,加强免疫累计接种1700.24万人。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393.52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36.6万人,老年人接种覆盖比例还比较低。

王小娥介绍,为进一步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对老年人接种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下一步,本市将认真贯彻方案要求,全力推进本市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指导接种点做好技术培训,落实老年人健康状况询问、接种禁忌核查等工作,对老年人做好沟通解释。通过开通接驳车、使用移动接种车、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接种专场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使用吸入用新冠病毒疫苗等不同类型疫苗接种,提升老年人接种体验,满足多元化需求。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武文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