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秦朔:疫情防控視角的變化

防疫只是手段,讓社會正常化纔是目的。

1

微信公衆號“浙江宣傳”最近發表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在網絡上產生了巨大影響。我認爲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段話是——

這段話告訴我們:防疫只是手段,讓社會正常化纔是目的。

如果疫情防控的決策視角正在發生這樣的變化,那是非常可喜的。

之前主要的決策視角是:突發的、未知的疫情對廣大人民羣衆的健康和生活構成了重大威脅,所以要如何如何。這是正確的,而且在2020~2021年也取得了放諸全球的優等效果。

新的視角是:在疫情已經進入第三年,國內外對奧密克戎的規律已經有了較爲清楚的認識之後,社會經濟的正常化將是最優先、最根本的決策考慮。能正常化的,就正常化。

即使還存在一些隱憂,也要以平常心去應對,因爲這個“憂”和2020年始自武漢的那個“憂”,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2

從疫情防控角度,人口大致可以分爲三類:正常人,易感人羣(如老人),感染者。請注意,這裏所謂的正常、不正常不帶有任何歧視,只是爲了討論之便。

社會經濟正常化的最重要標誌,是讓正常人先正常起來,過正常的生活。也就是說,只要他不是感染者,他的生活和工作就應該和疫情前一樣,一切如常。

大家爲什麼對“一刀切”和層層加碼、擴面、延時感到不滿?因爲明明是正常人,卻被各種束縛捆起來,無法創造應有的價值。

這不僅影響經濟發展,影響社會活力,影響收入,影響身心,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量正常人不能正常工作,他們如何對年長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盡責?如果整個經濟、就業不振,國家的物質基礎弱化,這纔是對老齡化社會更嚴重、更長遠的傷害,而且這種傷害是非常確定的。

我相信,廣大老人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女是正常人,卻因爲與其自身無關的原因,經常不能上班,不能出差,不能做業務,待在家裏喫老本,孫子孫女也不能到校上課。

把社會經濟正常化作爲根本遵循,則各級政府就要換一個視角考慮問題。

以前地方之間比的是,看誰能把疫情最徹底地壓住,不管爲此採取的措施會影響到多少正常人的流動。

現在地方之間應該比的是,看誰能讓社會經濟的正常化程度更高,同時還能保證疫情不會失控。

當然,讓正常人正常起來,並不意味着什麼防控措施都不要了。我們還要繼續推動個人衛生“三件套”“五還要”,還要進行科學的、必要的、有意義的檢測。如果工作性質適合在家辦公或混合辦公,可以繼續保持。但從決策思維上,不應該再用凍結正常人流動的方法防疫。

千萬不要覺得,對正常人的影響就不算什麼影響。“防疫至上”就是這樣的思維——只要是爲了防疫,再怎麼影響正常人也無所謂,反正你也沒有感染,你挺正常的。它不明白,人的正常性的主要內涵,是正常工作、生活、社交、出差等,遠不只是不被感染。現在大家對感染的擔心,已經大大低於對長期處於非正常狀態的擔心。

3

接下來再看看易感人羣的問題,特別是老人。

老人接種疫苗,確實要儘快擴面。這是一項迫切的工作。

但也不能把這個問題的危害性過度拔高,自己嚇自己。一定要做很細緻的區分。比如,農村老人有多少,他們的空間居住和聚集狀態是怎樣的?城市老人多,密度高,但他們經常在家,或在小區裏,是不太到外面的。長期居家的老人,有沒有必要經常拉出來做核酸?隨意長時間封控,對原本正常的老人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通過分析目前已有的重症、死亡案例,老人被感染和基礎疾病之間的傳導關係到底怎樣?如何更好地防範和治療?

更不能簡單拿外邊的一些重症和死亡數據進行內推,動輒就是一旦放開要死多少人的結論。先給出一個大數,讓誰都不敢再說三道四。

不是說不能算賬,而是說要科學算賬。首先,奧密克戎的情況和之前病毒的情況不同;其次,中國的防控情況和外邊的情況也不同;再次,並沒有誰主張不顧老人安危、什麼防控都不搞。現在需要的是分地區、分類型,真正切實做好老人防護工作,包括老人真的需要隔離時,在物理上、技術上、心理上需要哪些特殊考慮?要多做實實在在的事,而不是把老人變成擋箭牌,誰一提出政策調整就擋上去,卻並沒有在老人真的被隔離、被轉運或因病需要立即就醫時,作出有針對性的考慮和準備。

對於易感人羣中的密接者,也要實事求是,不是隻有收到社會隔離點這一條路。

關於感染者,我們要有平常心。現在已經有大量關於感染者以及他們如何痊癒的信息與數據,要通過科普緩解不必要的壓力。通過數據分析,也可以建立多種處理模型,不是隻有方艙一條路。

現在有些地方發債建方艙,這是要慎重考慮的。即使是必要的,也要檢視一下,這種建法是不是有“防疫至上”的問題。

4

作爲一個人口大國,面對新冠疫情,決策無疑需要慎重。

疫情防控的利益相關方很多。人是利益的動物,國家的政策在具體執行中,往往會被某些利益相關方加入利己的動機和行爲。這也需要明辨。

中國經濟有着充滿韌性的基礎,但2022年疫情的此起彼伏,的確讓我們聽到了一些基礎層發出的嘎嘎作響的搖動聲。自己還能撐多久?家裏還能撐多久?企業還能撐多久?地方財政還能撐多久?這些問題是現實的。

在此關鍵時刻,必須回到原點,回到根本,實事求是,尊重科學。

什麼是原點和根本?我認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是原點和根本。這就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正常狀態。

疫情進入到奧密克戎這種狀態、這種階段,而且我們已經有與其打交道的經驗了,確實到了轉變思維,將疫情防控的着眼點從“極限化防控不正常”轉向“最大化推動正常”了。

不是不防控,而是在防控時,要多問一些更根本的問題,作爲準繩,校正防控。比如對於來(返)人員進行“三天三檢三不”,如何理解“三天”?規定是,“三天”時間按市民落地核查登記或採集信息72小時計算。舉例說,某人27日下午7點從上海飛抵深圳做了核酸,28日做了,29日上午做了、下午4點出了結果,這時距其抵達深圳機場是45小時,但已經三天三連陰了,是否不必等到72小時再賦綠碼?還有,按照明文規定,“三天三檢三不”者可以住酒店,但事實上,又會出現街道給所轄酒店打電話、只接收本區域市民、不接收外地居民的情況。這都是思維和態度的問題,即到底想不想推動正常化?

當然,任何決策都不是單向度的,一定會有權衡、折中。但在大的決策取向上,需要更加清晰,與時俱進,適時調整,不斷優化。

如果決策思維能調整,地方官員因爲怕問責而擴面、加碼的動力也就沒有了。在過去,即使馬路上一馬平川,商場食肆裏空空如也,只要無“陽”,就是成績。而從現在起,這可能是負面的KPI,因爲你是以損害經濟社會正常化爲代價的。

當一個社會是由絕大多數正常人的正常行爲所構成時,我們也會有更好的心態、條件,去解決少數不正常的問題。視角變了方向變了,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最後再強調一次,本文討論的正常、不正常,沒有任何歧視的含義。其實,絕大部分感染者也只需要幾天就變得正常。既然如此,爲什麼我們不更加努力地朝着正常化方向,邁出更大的步伐呢?

我期待也相信,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明辨大局與根本的,從決策視角到實際行動的變化,正在發生。

(作者系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創始人)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秦朔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