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復星集團”)所持的8.04%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山公用”,000685)股份,以7.67億元的價格全部轉讓給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

12月1日,中山公用發佈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復星集團,於11月30日與中國華融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所持公司的1.19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8.04%)協議轉讓給中國華融。

“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發生變化,亦不會導致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化。本次權益變動後,復星集團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告指出。

公告顯示,本次中山公用的股份轉讓價格,爲6.46元/股,總轉讓價款爲7.67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收盤,中山公用收報7.18元/股。

澎湃新聞記者測算顯示,按12月1日的最新收盤價計算,中山公用的本次股份轉讓,每股折價了0.72元。而本次轉讓的股份共計1.19億股(118,671,633股),因此合計共折價了8544.36萬元。

復星集團折價清倉中山公用,稱減持因戰略聚焦需要

公告顯示,本次權益變動前,復星集團共持有中山公用股份1.19億股,佔中山公用總股本的8.04%,是中山公用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於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47.99%。

本次權益變動後,復星集團不再持有中山公用股份,中國華融將替代復星集團,成爲除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外,中山公用另一家持股5%以上股東。

“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公司實際控制人亦不會發生變化,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也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中山公用公告稱。

對於本次股份轉讓,復星集團公告中表示,本次權益變動系復星集團因戰略聚焦需要減持中山公用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本次的協議股份轉讓,復星集團在此前六個月,已分別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兩次減持了中山公用。

具體而言,今年7月7日至8月15日,復星集團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了中山公用1475.11萬股,減持均價爲7.41元/股,佔總股本比例的1%。

而在7月28日至9月27日,復星集團通過大宗交易,以6.51元/股的均價,減持了中山公用1928.7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的1.31%。

不過,公告同時指出,本次協議轉讓股份事項,尚需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進行合規性確認後,方能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股份協議轉讓過戶手續。因此,本次協議轉讓股份事項最終能否實施完成尚存在不確定性。

中國華融稱擬通過本次增持提升對中山公用的影響力

對於本次增持中山公用,中國華融在公告中表示:“中國華融基於對中山公用發展前景的看好及其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增持提升對中山公用的影響力,支持中山公用做強做優,爲上市公司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官網資料顯示,中山公用成立於1998年,是中山市一家國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註冊資本14.75億元。目前,中山公用公司員工人數約4000人,旗下一級全資子公司11家,一級參、控股包括廣發證券、中海廣東等15家公司。

業務方面,中山公用現已發展爲以環保水務爲核心業務,涵蓋固廢處理、新能源、工程建設以及輔助板塊等領域。

股權方面,中山公用三季報顯示,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47.99%。此外,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也持有其1.83%的股份。

業績方面,截至2021年,中山公用總資產達224.9億元,淨資產爲151.42億元。

營收方面,中山公用近3年的營業收入均超過20億元,分別爲22.20億元、21.83億元、23.71億元,2019年和2021年分別同比(與前一年同期相較)增長超8%。

歸母淨利潤方面,2019年至2021年,中山公用歸母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分別實現10.46億元、13.75億元、14.66億元。

不過,增速方面,中山公用近3年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出現階梯式下降,分別爲52.43%、31.38%、6.61%。

而2022年前三季度,中山公用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則均出現同比下滑,分別減少了0.13%、41.9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