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今年年初至今,歐元區飽受能源供應短缺的困擾。天然氣價格的大幅飆升導致歐元區通脹水平迅速攀升,今年10月,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更是進一步攀升至兩位數水平,達到10.6%。中國銀行研究院分析提出,能源價格上漲依然是推動歐洲通脹走高的主要原因,其他領域價格同樣保持上漲態勢,歐洲市場價格上漲壓力由原材料向服務和消費品擴散,通脹趨於頑固。高通脹使歐洲企業和居民真實收入不斷被侵蝕,進一步抑制了歐洲市場消費和投資需求,阻礙經濟復甦。

面對高企的通脹,歐洲央行在今年7月正式開始加息,在擺脫負利率政策後,目前已經累計加息200個基點。隨着美聯儲釋放出可能在12月將加息步伐放緩至50個基點後,市場中對於歐洲央行是否也將開始放緩加息的討論有所增加。

從近期包括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內的部分歐洲央行官員的講話來看,歐洲央行還將繼續其加息之路。儘管歐洲央行已經意識到了“鷹”派加息將給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但抗擊通脹仍舊是其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11月最新作出的預測顯示,預計2023年歐元區經濟增速爲0.5%,到2024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將回升至1.4%。

不過,歐盟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的通脹水平在11月有所回落。而歐洲央行是否將因此放緩加息腳步值得關注。歐盟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1月HICP同比上漲10%,低於預期以及前值的10.6%,11月HICP環比更是下滑0.1%,是一年來的首次放緩。不過,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歐元區11月核心HICP同比上漲6.6%,漲幅高於10月的6.4%。

具體到主要成員國,法國11月HICP同比上漲7.1%,與10月漲幅持平;意大利11月HICP同比上漲12.5%,小幅低於10月的12.6%;西班牙11月HICP同比上漲6.6%,低於10月7.3%的漲幅。

作爲歐元區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其11月通脹水平出現了小幅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成本壓力有所緩解。歐盟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德國11月HICP同比增長11.3%,小幅低於10月的11.6%。而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德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10%,低於前值的10.4%,11月CPI環比下降0.5%,創下2020年11月以來的新低。

與此同時,歐元區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與環比增速也有所下降,進一步加強了市場對於歐元區通脹水平有望見頂的預期。具體而言,歐元區10月PPI環比下降2.9%,是2020年5月以來首次環比下降;同比上漲30.8%,上漲幅度小幅低於預期的31.5%。

儘管歐元區通脹水平在11月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依然維持在兩位數的高水平,因此,很難就此判斷歐元區通脹已經進入拐點,並且從近期歐洲央行各主要官員的表態來看,歐洲央行在12月仍將繼續加息。

拉加德日前表示,如果通脹率已經見頂,她會感到出乎意料。這一表態可能意味着近期歐洲央行的加息行動還未接近尾聲。拉加德認爲,在物價壓力持續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將借貸成本提高至限制經濟成長的水平。歐洲央行副行長德金多斯表示,歐洲央行需要專注於將通脹率降至2%的中期目標,因此需要繼續提高利率,儘管11月價格上漲速度有所下降。而歐洲央行管委馬赫盧夫則表示,歐洲央行在下次會議上至少需要加息50個基點,但政策制定者必須對2023年利率在一段時間內進入“限制性區間”持開放態度。

對於經濟前景,歐盟執委會經濟事務執委真蒂洛尼表示,歐洲經濟將在今年冬天陷入衰退,在春天之前都不會恢復增長。由於今年歐洲央行一直以抗擊通脹作爲優先目標,歐元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強。而歐元區經濟前景有可能成爲影響歐洲央行在未來調整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在製造業方面,歐元區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爲47.1,低於初值的47.3;德國11月製造業PMI終值爲46.2,低於初值的46.7。法國11月製造業PMI終值爲48.3,低於初值的49.1。服務業方面,歐元區11月服務業PMI終值爲48.5,創下21個月新低;德國11月服務業PMI終值爲46.1;法國11月服務業PMI終值爲49.3,跌破50榮枯線之下,較10月的51.7出現明顯下滑。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