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週報-時代在線

旗下新冠疫苗SCB-2019(CpG1018/鋁佐劑)剛剛獲批,三葉草生物-B(02197.HK)隨即宣佈擬折價13%配股募資5億港元。

12月6日,三葉草生物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每股3.95港元配售1.28億股,經扣除相關費用及開支後,預計配售事項所得款項總額約爲5.056億港元,扣除掉相關費用後約爲5.005億港元。所得款項將用於擴大商業化能力和生產能力,以及擴大營運資金需求。

該配售價格與12月5日的收盤價4.54港元/股相比,折價約13%,與5日平均收市價4.934港元/股相比,折價約19.94%。

三葉草生物在公告裏表示,董事認爲,配售事項將提供籌集額外資金的良機,以加強集團的財務狀況以及擴闊股東基礎及資金基礎,從而促進未來發展,亦可提升股份的流通性。

就在前一天,三葉草生物公告宣佈,其研發的新冠疫苗SCB-2019已經獲得中國有關部門評估,並在中國被納入緊急使用。

對於三葉草生物來說,新冠疫苗SCB-2019的進展一直是其提振股價的利器。早在今年10月底,三葉草生物就表示,新冠候選疫苗SCB-2019向中國、歐洲和WHO遞交註冊申請的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該消息公佈後,三葉草生物連日大漲。據統計,三葉草生物股價在11月漲幅超過200%。

投資者期盼多時的新冠疫苗SCB-2019終於獲得緊急使用批准,但三葉草生物卻在此時選擇折價配售股份,投資者對這一決定似乎並不買賬。12月6日,三葉草生物報收4.08港元/股,跌10.13%。

就此次折價配售股份及後續疫苗業務開展等問題,時代財經嘗試聯繫三葉草生物,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高瓴資本的“寵兒”

三葉草生物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處於臨牀試驗階段的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型疫苗和生物療法。但在有“新冠疫苗”概念加持之前,三葉草生物在一衆生物醫藥公司裏並不起眼。

公開資料顯示,在2020年之前,三葉草生物先後完成了4輪融資。2020年6月,三葉草生物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1.72億元,高瓴資本的身影也第一次出現在三葉草生物的融資活動裏。自此以後,高瓴資本幾乎沒有缺席三葉草生物的任何一次融資。

2021年2月,三葉草生物完成了C輪融資,融資金額2.3億美元,由高瓴資本和淡馬錫共同領投,海松資本和奧博資本參投。在各路資本的“護送”下,三葉草生物順利敲開了港交所的大門。

天眼查顯示,2021年10月,高瓴資本和淡馬錫再次參與了三葉草生物的Pre-IPO基石投資,融資金額約1.385億美元。

對高瓴資本最有吸引力的,無疑是三葉草生物在研的新冠疫苗管線及其背後的Trimer-Tag(蛋白質三聚體化)技術平臺。

根據三葉草生物官網介紹,Trimer-Tag技術平臺可以使任意一個目的蛋白三聚體化,從而可靶向那些天然依賴蛋白質三聚體化功能的疾病生物學靶點,包括數十種包膜RNA病毒,如冠狀病毒、狂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埃博拉病毒等,以及腫瘤壞死因子(TNF)超家族(TNFSF)的細胞因子。這些腫瘤壞死因子超家族細胞因子具有多種重要生物學功能,並與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

截至目前,三葉草生物佈局了8條研發管線,分別爲6種基於Trimer-Tag技術平臺的亞單位候選疫苗和2個其他項目。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SCB-2019新冠疫苗。

2020年,高瓴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高瓴創投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團隊負責人易諾青在高瓴HCare2020全球健康產業峯會上表示,三葉草生物研製的重組“S-三聚體”疫苗保留了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天然的結構,很可能會是新冠疫苗中的一匹“黑馬”。

全力押注新冠疫苗

即使擁有高瓴資本的偏愛,還手握頗受好評的重磅產品,三葉草生物在正式登陸港交所後的故事並未如想象中美好。

2021年11月5日,三葉草生物正式上市,IPO募資總額大約爲20.07億港元。但上市首日,三葉草生物便跌破了13.38港元/股的發行價,截至當天收盤,報收12.98港元/股,跌2.99%。

隨着新冠疫苗臨牀試驗的推進,與日俱增的研發支出也讓三葉草生物捉襟見肘。

2019年,三葉草生物的研發開支費用爲4579.9萬元,到了2020年和2021年,該項費用分別激增至2.28億元和18.26億元。2022年上半年,三葉草生物研發開支進一步上升至8.55億元,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爲6.34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三葉草生物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22.56億元。如果沒有新的融資,並且考慮到研發支出增長幅度的情況下,三葉草生物賬上的現金僅能勉強負擔1~2年的研發支出。

資金壓力下,三葉草生物決定“壯士斷腕”。

2022年6月,三葉草生物公告稱,在完成內部科學、財務和戰略評估後,公司將資源優先配置給新冠肺炎相關產品和某些早期項目/平臺,減少對非新冠相關的中期/後期項目和新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三葉草生物叫停了3個研發項目,以及宣佈爲支持產品商業化上市期間潛在的資金需求,公司向招商銀行申請了爲期一年的最高可達3億美元的授信協議。

在被三葉草生物叫停的3個項目裏,包括正在進行關鍵性3期臨牀試驗的TNF-α抑制劑SCB-808,以及當時國內唯一一款正在接受臨牀評估的、用於治療惡性腹水、惡性胸水、腹膜癌的TRAIL-三聚體腫瘤產品SCB-313。

當時正值新冠疫苗企業業績低迷期,三葉草生物全力押注新冠疫苗的操作也引起了爭議。不過,隨着新冠疫苗SCB-2019被納入緊急使用以及加強針市場的復甦趨勢顯現,關於這個決定的質疑聲也逐漸被沖淡。

國家疾控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總人數近13.5億,已完成全程接種的12.7億人,完成加強免疫接種的8.1億人。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佔比76.6%,前程全程接種2356.3萬人,完成加強免疫約1500萬人,加強針接種率約40%。

對於加強針市場是否會迎來爆發,疫苗專家陶黎納對時代財經表示:“(加強針接種需求)會增加一些,但能增加多少不好說。”

根據“華山感染”微信公衆號發佈的消息,總體來說,大部分研究提示異源接種後的中和抗體滴度水平較同源加強接種更高,但無論哪種策略,第三針加強疫苗接種都可以非常顯著地增加中和抗體滴度,增加倍數3~90倍不等。

不過,在衝刺加強針市場的同時,三葉草生物需要面對的事實是,截至目前,國內已累計獲批/緊急使用13款新冠疫苗,僅僅是12月4日-5日這兩天內,就有4款新冠疫苗被宣佈納入緊急批准。除了三葉草生物的SCB-2019以外,還有萬泰生物(603392.SH)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肺炎疫苗、神州細胞的重組新冠病毒二價(阿爾法/貝塔變異株)S三聚體蛋白疫苗,以及威斯克生物的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下,押上“全副身家”的新冠疫苗能否爲三葉草生物帶來理想的回報?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