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受疫情衝擊、供應鏈受阻、流動性寬鬆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我國大宗商品市場在加強供需雙向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支持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期貨市場立足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兩大功能,助力產業企業應對風險,保供穩價。“期貨穩價訂單”就是其中的創新之舉。

創新含權貿易模式

“電纜行業有一句話,叫做‘成也銅價,敗也銅價’。銅鋁佔整個生產加工成本超過70%,在銅鋁價格劇烈波動環境下鎖定較低的採購成本,對企業至關重要。”中辰電纜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最擔心電纜製造項目剛中標,銅價就大幅上漲,一下子吞噬了所有合同利潤。

這種擔心,在金屬鋼材加工領域相當普遍。一位鋼材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與下游企業簽訂合同時,最怕鋼材價格持續下跌導致當初採購成本過高,做一單賠一單。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走進了期貨市場,藉助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應對原材料價格和產品價格波動的挑戰,做好風險管理,穩定生產、貿易、經營。

但是,企業自己運用期貨期權工具,又存在現實高門檻的問題。衆多實體企業缺乏期貨套保專業人才,難以開展期貨套保。即便不少企業參與期貨套保,但風控能力相對較弱,較難控制參與期貨套保交易的相關風險。而對於上市公司與國有企業而言,還面臨一大挑戰是會計準則尚未將期權賣權(賣出期權)視爲套期保值工具,令企業期權賣權被歸類到投資收益,導致不少上市企業與國企將期權賣權視爲一種投資工具,不敢貿然嘗試。

針對這些痛點,2021年9月起,上海期貨交易所探索推出了“期貨穩價訂單”業務,助力實體企業以期現聯動模式抵禦價格波動風險,穩健經營。

近年來,鋼材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產業鏈特別是中下游企業對套期保值需求更加強烈。因此,試點從鋼鐵業破題。上期所與寶武集團攜手,支持鋼鐵產業鏈企業在寶武集團平臺上購銷產能的同時,積極利用期權工具對沖風險。通過寶武集團爲實體企業提供現貨供應保障、上期所及期貨公司爲實體企業提供降低價格波動的風險對沖等工具,達到“寶武保供、期貨穩價”的效果。

這種“期貨穩價訂單”模式,全程以貿易合同形式完成,內嵌期權的條款。鋼廠與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寶武旗下企業)籤含權貿易合同,向其銷售鋼材,並根據期權到期後是否行權來確定最終結算價,從而鎖定上游鋼廠最低銷售價。上海鋼鐵交易中心與期貨公司簽訂含權貿易銷售合同,向其銷售鋼材,合同條款與前者相同。期貨公司與下游客戶企業簽訂普通貿易合同,向其銷售鋼材,同時在期貨市場對沖風險。上期所在試點開展初期,對鋼廠購買期權的費用(體現在含權貿易合同中)進行一定比例的支持,鼓勵引導企業利用衍生品工具實現穩價。

上期所衍生品部負責人介紹,“期貨穩價訂單”試點業務,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在鋼材價格波動中防範風險,也有利於改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短期價格博弈的現狀,將企業保供與期貨穩價有機結合,用市場化手段穩產保供穩價。同時,也帶動了鋼鐵產業鏈企業學期貨、用期貨,以點帶面引導上下游企業更好地應對價格波動風險,切實解決了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的痛點難點。

期現聯動穩健經營

“期貨穩價訂單”試點業務於去年9月份上線以來,鋼鐵業上下游企業響應積極。比如,馬鋼作爲第一家參加試點項目的國有鋼廠,通過含權貿易模式爲約2000噸的鋼材進行套保。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行情波動加大,企業避險需求急劇增加,該項業務影響力持續擴大,不僅化解了對價格不利變化的擔心,對經營業績的憂心,對參加期貨合規性的操心,更重要的是穩住了企業的信心。

一位大宗商品貿易商告訴記者,傳統含權貿易合同在大宗商品現貨交易領域普遍。但在現貨領域的含權貿易合同一度面臨“執行難”問題,原因是一旦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部分企業乾脆選擇違約規避自身對賭失敗風險,也就是說,一旦遭遇大宗商品劇烈異常波動,違約率比較高,導致合同難以有效落地。

如今,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貨穩價訂單”模式,是傳統含權貿易的創新,不但令相關含權交易條款的執行落地有了監管監督,還通過場內期貨套保交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格波動風險對沖,令含權交易條款執行更具可操作性與安全性。

據悉,爲了增強“期貨穩價訂單”的交易安全性,上海期貨交易所一方面要求相關交易方開設專用賬戶,確保資金流、貨物流、信息流可追溯可監控,實現各方交易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實時瞭解對沖頭寸是否與其實際現貨貿易規模相匹配,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套期保值策略。

某國有大型鋼廠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3月底他們試水參與“期貨穩價訂單”,與下游生產企業約定銷售4月底交付的2000噸熱軋卷板鋼材。具體就是由鋼廠先向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簽訂含權貿易合同,再由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向下遊生產企業簽訂銷售合同,同時通過期貨套保實現含權貿易條款的價格波動風險對沖。期間,鋼廠在含權貿易合同中向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支付一定保費,確保未來熱軋卷板鋼材即便遭遇200元/噸的劇烈價格波動,也不會影響原先的售價。通過“期貨穩價訂單”業務,該鋼廠在3月底鎖定最高銷售價,且相比4月底的鋼材現貨價格,該鋼廠仍以較高價格銷售遠期訂單,達到了預期套保效果。

“目前我們正向下游企業推介該項業務,希望上下游產業鏈都能協同合作,共同規避鋼材價格劇烈波動風險。因爲不用擔心相關企業因鋼材價格劇烈波動而遭遇資金鍊問題,我們可以爲一些參與‘期貨穩價訂單’的下游企業提供更長的付款賬期。”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試點品種更多拓展

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期貨穩價訂單”模式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已在更多品種上推廣。參與企業有效對沖了螺紋鋼、熱軋卷板、石油瀝青等價格波動的風險,對企業的穩健經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今年6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還與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合作開展“期貨穩價訂單”試點,將試點品種拓展至石油瀝青、低硫燃料油等能源化工品種。浙油中心董事長陳嶸表示,“期貨穩價訂單”試點業務,是上期所與浙油中心在構建期現良性互動生態體系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上期所提供降低價格波動風險的期權工具;浙油中心作爲現貨平臺,通過預售產能,爲市場保障供應;期貨公司爲市場參與方提供期權服務。期現市場兩頭髮力,利用金融工具,服務實體企業,實現保供穩價。

記者從上海期貨交易所獲悉,目前共有18家企業參與“期貨穩價訂單”試點業務,其中有鋼鐵企業5家,中小型鋼鐵加工企業9家,能化企業4家,累計爲16.1萬噸熱軋鋼材與螺紋鋼、1.08萬噸石油瀝青現貨貿易提供穩價保價服務,助力企業藉助衍生品工具有效對沖螺紋鋼、熱軋卷板、石油瀝青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助力實體企業穩健經營。

業內專家表示,期貨市場作爲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大國宏觀經濟穩定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穩定器,也是增強大宗商品及金融資產定價能力的重要工具。我國是全球大宗商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創新期貨期權服務模式,促進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對於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國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等具有重要意義。期待有更多像“期貨穩價訂單”這樣的期市創新出現。

相關文章